介绍
通过为 .env 文件增加后缀来设置某个模式下特有的环境变量
通过传递 --mode 选项参数为命令行覆写默认的模式
在项目的根目录(与package.json同级)新建3个文件夹,
".env"文件命名不一定非要development、production、test。是可以自定义的,前提是得在package.json里面做对应的名称修改!(注意命名要语义化方便理解)
- .env.test 测试环境配置,
- .env.development 开发环境配置,
- .env.production 生产环境配置
接下来是不同文件里面的代码情况,
注意:属性名必须以VUE_APP_开头,比如VUE_APP_XXX
.env.test(测试环境配置文件)
NODE_ENV = 'development'//环境标志
VUE_APP_CURRENTMODE = 'development'
VUE_APP_BASEURL = '本地开发api地址'
.env.development(开发环境下的配置文件)
NODE_ENV = 'production'
VUE_APP_CURRENTMODE = 'test'
VUE_APP_BASEURL = '测试环境api地址'
.env.production(生产环境下的配置文件)
NODE_ENV = 'production'
VUE_APP_CURRENTMODE = 'production'
VUE_APP_BASEURL = '正式环境api地址'
文件的加载:
- 根据启动命令vue会自动加载对应的环境,vue是根据文件名进行加载的
- .env文件中的默认属性有NODE_ENV和VUE_APP_ENV
- 添加的属性名必须以 VUE_APP_ 开头,如:VUE_APP_XXX
- 可以通过process.env在任何地方访问到当前环境配置属性
- 比如执行npm run serve命令,会自动加载.env.development文件
使用
-
配置package.json文件
-
使用配置的环境变量
配置vue.config.js文件
在根目录下新建 “vue.config.js” 文件,并打印 process.env.VUE_APP_SERVER_URL 的内容,然后运行npm run serve 命令。可以看到命令行在执行“vue-cli-service serve”的同时加上了“–mode development”,紧接着输出了“.env.development”文件内的接口地址————“http://development”。说明此时我们的环境变量已经配置成功了!
分别执行
npm run build
npm run test
查看环境变量是否改变,改变了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