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分层思想
1.1 分层思想的介绍
2. OSI七层模型
2.1 OSI 七层模型的简介
2.2 OSI 七层模型+TCP/IP五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
3. TCP/IP协议族
4.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分层思想
分层:讲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分层思想的优势:
1.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
2.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由分层设计思想引申出的不同的网络参考模型,例如 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 七层参考模型
- 介绍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简称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实现开放系统互连所建立的通信功能分层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其目的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连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
2.OSI 七层参考模型的分类
2.1 OSI 七层参考模型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拓补结构如下图所示:
点到点的通信:下三层
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上三层 对数据进行处理
传输层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2 OSI 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之间的功能
2.3 OSI 七层模型+TCP/IP五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
拓补结构如以下式样:
OSI参考模型的优点是每一层所负责的工作范围,都区分得很清楚,彼此不会重叠。万一出了问题,很容易判断是哪一层没做好,就应该先改善该层的工作,不至于无从着手。
TCP/IP模型的特点是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传输层是建立在网络互联层基础之上的,而网络互联层只提供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TCP/IP协议相关
应用层: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传输层:TCP UDP
网络层:ICMP IGMP IP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封装:将数据变为比特流的过程中,在参考模型的每一层需要添加上特定的协议报头动作
动作:从高层往低层依次封装,在每一层使用特定的协议,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数据前添加特定的协议报头。
解封装 :封装的逆过程,数据从比特流还原为数据的过程
动作:从底层往高层依次解封装,每解封装一层,会将该层的忒点那个协议报头去掉
(注:此图参考于百度,仅用于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