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AP在大数据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深入浅出:OLAP在大数据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引言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推荐系统已成为众多互联网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和商业价值的关键技术。然而,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膨胀和数据维度的日益复杂,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以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成为了推荐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聚焦于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在大数据推荐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深入剖析OLAP的核心概念、技术原理,阐述其如何助力推荐系统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进而实现更精准的推荐。读者在阅读本文后,将全面理解OLAP在大数据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实践步骤,掌握如何利用OLAP技术提升推荐系统的性能与效果,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文章将首先介绍OLAP与大数据推荐系统的基础知识,接着深入探讨OLAP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实现步骤,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目标读者与前置知识

目标读者

本文主要面向对大数据推荐系统有兴趣,具备一定数据处理和编程基础的开发人员、数据分析师以及算法工程师。无论是正在从事推荐系统开发工作,还是希望深入了解如何利用OLAP技术提升推荐系统性能的人员,都能从本文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前置知识

阅读本文需要读者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1. 熟悉基本的数据库概念,如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查询语句(SQL)等。
  2. 了解大数据相关的基本概念,例如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方式,像Hadoop、Spark等大数据框架的基本原理。
  3. 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或Java,以便理解文中涉及的代码示例。

文章目录

  1. 引言与基础
    • 引人注目的标题
    • 摘要/引言
    • 目标读者与前置知识
    • 文章目录
  2. 核心内容
    • 问题背景与动机
    •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环境准备
    • 分步实现
    • 关键代码解析与深度剖析
  3. 验证与扩展
    • 结果展示与验证
    • 性能优化与最佳实践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展望与扩展方向
  4. 总结与附录
    • 总结
    • 参考资料
    • 附录

问题背景与动机

大数据推荐系统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推荐系统需要处理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如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点赞评论等)、物品数据(如商品信息、文章内容等)以及用户与物品之间的交互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具有高维度、多模态的特点。例如,一个电商平台可能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和商品,每个用户的行为记录可能包含多个维度的信息,如时间、地点、操作类型等,商品也可能有各种属性,如品牌、类别、价格等。

传统的推荐算法,如基于协同过滤、基于内容的推荐等,在面对如此大规模和复杂的数据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导致推荐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实时推荐的需求。另一方面,难以对多维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影响推荐的准确性。

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1.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该方法主要依据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或物品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荐。然而,当数据规模增大时,计算用户或物品之间的相似度变得极为耗时,而且容易出现数据稀疏问题,即由于用户和物品数量众多,很多用户与物品之间没有交互记录,导致相似度计算不准确,进而影响推荐效果。
  2. 基于内容的推荐:主要根据物品的特征来推荐相似物品。但这种方法需要对物品的内容进行准确的特征提取和表示,对于一些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文本等),特征提取难度较大,而且容易忽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荐的多样性不足。

OLAP技术应用的动机

OLAP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多维度数据进行快速的切片、切块、钻取等操作。将OLAP技术应用于大数据推荐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它可以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定位和分析用户和物品的多维度信息,挖掘出潜在的关联关系,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OLAP的实时分析能力也能够满足推荐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为用户提供更及时的个性化推荐。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OLAP基本概念

  1. 多维数据集(Cube):OLAP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一种以多维方式组织和存储的数据结构。例如,在电商推荐场景中,可以将用户、商品和时间作为三个维度构建一个多维数据集。每个维度都包含一系列的成员(如用户维度下的具体用户,商品维度下的各类商品,时间维度下的不同时间点或时间段),而多维数据集的单元格则存储着相关的度量值(如用户在某个时间对某商品的购买次数、浏览时长等)。
  2. 维度(Dimension):用于描述数据的某个特定视角。维度可以具有层次结构,例如时间维度可以分为年、季、月、日等层次。通过维度的层次结构,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汇总和钻取操作。
  3. 度量(Measure):是多维数据集中实际要分析的数据值,如销售额、点击量、评分等。这些度量值是基于维度成员的组合进行统计和分析的。
  4. 切片(Slice):在多维数据集中,通过固定某些维度的值,对其他维度进行分析的操作。例如,在用户 - 商品 - 时间的多维数据集中,固定时间维度为“2023年”,得到的就是关于2023年用户对商品的相关数据切片,可用于分析2023年的用户购买行为。
  5. 切块(Dice):与切片类似,但切块是固定多个维度的值,得到一个子多维数据集。例如,固定时间维度为“2023年”,商品维度为“电子产品”,就得到了2023年用户对电子产品的相关数据切块,可更聚焦地分析特定时间段特定商品类别的数据。
  6. 钻取(Drill - down/Up):钻取操作允许用户在维度的层次结构中上下移动,以查看更详细或更汇总的数据。例如,从“年”层次钻取到“月”层次,可以查看每个月的具体数据;从“月”层次向上钻取到“年”层次,则可以查看年度汇总数据。

OLAP架构

OLAP系统通常采用三层架构:数据源层、OLAP服务器层和前端展示层。

  1. 数据源层:包含各种类型的数据源,如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系统(如HDFS)等。这些数据源存储着原始的用户数据、物品数据以及交互数据等。
  2. OLAP服务器层:负责对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ETL),将数据处理成适合OLAP分析的多维数据集结构。同时,它还提供OLAP的核心操作功能,如切片、切块、钻取等,处理用户的分析请求,并将结果返回给前端展示层。
  3. 前端展示层:主要用于将OLAP服务器返回的分析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如报表、图表等形式。常见的前端展示工具包括Tableau、PowerBI等。

OLAP与大数据推荐系统的结合原理

在大数据推荐系统中,OLAP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 数据预处理:OLAP的ETL过程可以对海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处理成适合推荐算法分析的形式。例如,将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商品的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为后续的推荐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2. 多维度分析:通过构建多维数据集,OLAP可以对用户、物品和行为等多个维度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分析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类别商品的偏好,从而挖掘出潜在的用户需求模式,为推荐算法提供更丰富的特征信息。
  3. 实时分析:OLAP的实时分析能力能够及时处理新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快速更新推荐模型,实现实时推荐。例如,当用户刚刚浏览了某商品后,OLAP系统可以迅速分析该行为对用户兴趣的影响,并及时调整推荐结果,为用户提供更相关的商品推荐。

环境准备

软件与工具

  1. 大数据存储与计算框架:Hadoop + Spark。Hadoop提供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用于存储海量数据,Spark则用于高效的分布式数据处理。可以从官方网站(https://hadoop.apache.org/ 和 https://spark.apache.org/)下载并安装最新稳定版本。例如,Hadoop 3.3.4和Spark 3.3.1。
  2. OLAP服务器:Mondrian。它是一个开源的OLAP服务器,能够将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转换为多维数据集,并提供OLAP操作接口。可以通过Maven依赖引入,在pom.xml文件中添加如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olap4j</groupId>
    <artifactId>olap4j</artifactId>
    <version>1.2.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olap4j</groupId>
    <artifactId>olap4j - mondrian</artifactId>
    <version>1.2.0</version>
</dependency>
  1. 关系型数据库:MySQL。用于存储原始的用户、物品和交互数据。可从MySQL官方网站(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下载安装,推荐使用MySQL 8.0版本。

数据准备

  1. 用户表(users):包含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用户ID(user_id)、用户名(username)、年龄(age)、性别(gender)等。
CREATE TABLE users (
    user_id INT PRIMARY KEY,
    username VARCHAR(50),
    age INT,
    gender ENUM('M', 'F')
);
  1. 商品表(products):存储商品的相关信息,如商品ID(product_id)、商品名称(product_name)、类别(category)、价格(price)等。
CREATE TABLE products (
    product_id INT PRIMARY KEY,
    product_name VARCHAR(100),
    category VARCHAR(50),
    price DECIMAL(10, 2)
);
  1. 交互表(interactions):记录用户与商品之间的交互行为,如用户ID(user_id)、商品ID(product_id)、交互时间(interaction_time)、交互类型(interaction_type,如点击、购买、收藏等)。
CREATE TABLE interactions (
    interaction_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user_id INT,
    product_id INT,
    interaction_time TIMESTAMP,
    interaction_type ENUM('click', 'buy', 'favorite'),
    FOREIGN KEY (user_id) REFERENCES users(user_id),
    FOREIGN KEY (product_id) REFERENCES products(product_id)
);

分步实现

数据抽取与转换(ETL)

  1. 使用Spark进行数据抽取:首先从MySQL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到HDFS。可以使用Spark的JDBC数据源读取MySQL数据。以下是使用Python和PySpark实现的示例代码:
from pyspark.sql import SparkSession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appName("ETL from MySQL to HDFS").getOrCreate()

users_df = spark.read.format("jdbc").option("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recommendation_db") \
  .option("dbtable", "users").option("user", "root").option("password", "password").load()
products_df = spark.read.format("jdbc").option("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recommendation_db") \
  .option("dbtable", "products").option("user", "root").option("password", "password").load()
interactions_df = spark.read.format("jdbc").option("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recommendation_db") \
  .option("dbtable", "interactions").option("user", "root").option("password", "password").load()

users_df.write.parquet("/user/data/users.parquet")
products_df.write.parquet("/user/data/products.parquet")
interactions_df.write.parquet("/user/data/interactions.parquet")
  1. 数据转换:在将数据加载到OLAP服务器之前,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数据转换操作。例如,将时间格式进行统一,或者对某些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格式转换示例:
from pyspark.sql.functions import col, date_format

interactions_df = interactions_df.withColumn("formatted_time", date_format(col("interaction_time"), "yyyy - MM - dd"))

OLAP模型构建

  1. 定义多维数据集:使用Mondrian的XML模式文件(.mondrian.xml)来定义多维数据集。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Schema name="RecommendationSchema">
    <Cube name="RecommendationCube">
        <Table name="interactions"/>
        <Dimension name="User" foreignKey="user_id">
            <Hierarchy hasAll="true" allMemberName="All Users">
                <Level name="User" column="user_id" uniqueMembers="true"/>
            </Hierarchy>
        </Dimension>
        <Dimension name="Product" foreignKey="product_id">
            <Hierarchy hasAll="true" allMemberName="All Products">
                <Level name="Product" column="product_id" uniqueMembers="true"/>
            </Hierarchy>
        </Dimension>
        <Dimension name="Time" foreignKey="interaction_time">
            <Hierarchy hasAll="true" allMemberName="All Time">
                <Level name="Year" column="interaction_time" type="TimeYears" uniqueMembers="true"/>
                <Level name="Month" column="interaction_time" type="TimeMonths" uniqueMembers="true"/>
            </Hierarchy>
        </Dimension>
        <Measure name="Interaction Count" column="interaction_id" aggregator="count"/>
    </Cube>
</Schema>
  1. 加载多维数据集:在Mondrian配置文件中指定模式文件路径,并启动Mondrian服务器。可以通过修改mondrian.properties文件来配置:
mondrian.rolap.schema.file=/path/to/mondrian.xml

推荐算法与OLAP集成

  1. 基于OLAP分析结果的推荐算法:例如,可以根据OLAP分析得到的用户在不同维度下的行为偏好,结合协同过滤算法进行推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基于用户 - 商品交互次数的推荐算法示例:
from pyspark.sql import SparkSession
from pyspark.sql.functions import sum as spark_sum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appName("OLAP - based Recommendation").getOrCreate()

# 从OLAP服务器获取用户 - 商品交互数据
# 假设通过JDBC连接到Mondrian服务器获取数据
interaction_df = spark.read.format("jdbc").option("url", "jdbc:mondrian:Jdbc=jdbc:mysql://localhost:3306/recommendation_db;Catalog=/path/to/mondrian.xml") \
  .option("dbtable", "RecommendationCube").load()

# 计算每个用户对商品的总交互次数
user_product_interaction_count = interaction_df.groupBy("user_id", "product_id").agg(spark_sum("Interaction Count").alias("total_interactions"))

# 为每个用户推荐交互次数最多的前N个商品
top_n = 5
recommendations = user_product_interaction_count.groupBy("user_id").applyInPandas(lambda x: x.nlargest(top_n, 'total_interactions'), schema="user_id int, product_id int, total_interactions bigint")

关键代码解析与深度剖析

ETL代码解析

  1. 数据抽取部分
    • spark.read.format("jdbc"):这部分代码使用Spark的JDBC数据源读取数据。通过option("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recommendation_db")指定MySQL数据库的连接URL,option("dbtable", "users")指定要读取的表名,option("user", "root").option("password", "password")提供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
    • 将读取的数据以Parquet格式写入HDFS,Parquet是一种列式存储格式,具有高效的压缩和查询性能,适合大数据存储。
  2. 数据转换部分
    • withColumn("formatted_time", date_format(col("interaction_time"), "yyyy - MM - dd")):这里使用date_format函数将interaction_time列的时间格式转换为yyyy - MM - dd的字符串格式。这一步是为了统一时间格式,方便后续的OLAP分析和推荐算法处理。

OLAP模型构建代码解析

  1. 多维数据集定义
    • <Schema name="RecommendationSchema">:定义了整个OLAP模式的名称为RecommendationSchema
    • <Cube name="RecommendationCube">:定义了一个名为RecommendationCube的多维数据集,它基于interactions表构建。
    • <Dimension name="User" foreignKey="user_id">:定义了用户维度,通过user_id外键与interactions表关联,HierarchyLevel定义了维度的层次结构,这里只有一个用户层级。
    • <Dimension name="Product" foreignKey="product_id">:定义商品维度,同理通过product_id外键关联,也只有一个商品层级。
    • <Dimension name="Time" foreignKey="interaction_time">:定义时间维度,通过interaction_time外键关联,并且定义了年和月两个层次,方便进行时间维度上的钻取操作。
    • <Measure name="Interaction Count" column="interaction_id" aggregator="count"/>:定义了一个度量值“Interaction Count”,通过对interaction_id列进行计数来统计用户与商品的交互次数。

推荐算法与OLAP集成代码解析

  1. 数据获取
    • spark.read.format("jdbc").option("url", "jdbc:mondrian:Jdbc=jdbc:mysql://localhost:3306/recommendation_db;Catalog=/path/to/mondrian.xml"):这部分代码通过JDBC连接到Mondrian服务器,从RecommendationCube多维数据集中获取用户 - 商品交互数据。这里的连接URL中包含了MySQL数据库的连接信息以及Mondrian的模式文件路径。
  2. 推荐算法实现
    • user_product_interaction_count = interaction_df.groupBy("user_id", "product_id").agg(spark_sum("Interaction Count").alias("total_interactions")):通过groupBy操作按用户ID和商品ID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使用agg函数和spark_sum计算每个用户对每个商品的总交互次数,并将其命名为total_interactions
    • recommendations = user_product_interaction_count.groupBy("user_id").applyInPandas(lambda x: x.nlargest(top_n, 'total_interactions'), schema="user_id int, product_id int, total_interactions bigint"):这一步针对每个用户,从其交互的商品中选取交互次数最多的前top_n个商品作为推荐结果。这里使用了applyInPandas函数,它允许在Pandas DataFrame上进行复杂的操作,并将结果转换回Spark DataFrame。

结果展示与验证

结果展示

  1. 推荐结果示例:假设我们的推荐算法为用户1推荐了以下商品:
    | User ID | Product ID | Product Name | Reason |
    | ---- | ---- | ---- | ---- |
    | 1 | 101 | iPhone 14 | 用户1对手机类商品交互次数较多,iPhone 14是热门手机 |
    | 1 | 105 | MacBook Air | 用户1对电子产品有偏好,MacBook Air是热门电子产品 |
  2. 可视化展示:可以使用前端展示工具如Tableau或PowerBI连接到OLAP服务器,将推荐结果以报表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通过柱状图展示每个用户的推荐商品及其推荐得分,或者通过折线图展示不同时间段内推荐算法的准确率变化等。

验证方案

  1. 准确率验证:可以使用历史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将历史的用户 - 商品交互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运行推荐算法并构建推荐模型,然后在测试集上验证推荐结果的准确率。例如,计算推荐列表中实际发生交互的商品占比,如果该比例较高,则说明推荐算法的准确率较高。
from pyspark.sql.functions import col

# 假设recommendations为推荐结果,test_data为测试集数据
correct_count = recommendations.join(test_data, (recommendations.user_id == test_data.user_id) & (recommendations.product_id == test_data.product_id)).count()
total_count = recommendations.count()
accuracy = correct_count / total_count
print(f"推荐算法准确率: {accuracy}")
  1. 召回率验证:计算推荐算法能够召回的实际发生交互的商品数量占测试集中所有发生交互商品数量的比例。召回率越高,说明推荐算法能够覆盖更多用户真正感兴趣的商品。
# 假设recommendations为推荐结果,test_data为测试集数据
recalled_count = recommendations.join(test_data, (recommendations.user_id == test_data.user_id) & (recommendations.product_id == test_data.product_id)).count()
total_interaction_count_in_test = test_data.count()
recall = recalled_count / total_interaction_count_in_test
print(f"推荐算法召回率: {recall}")

性能优化与最佳实践

性能优化

  1. 数据存储优化
    • 选择合适的存储格式:如前所述,Parquet格式具有高效的压缩和查询性能,适合OLAP分析。此外,对于一些频繁查询的小表,可以考虑使用内存数据库(如Redis)进行存储,以提高数据读取速度。
    • 分区与分桶:在HDFS中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区和分桶。例如,根据时间维度对交互数据进行分区,将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分区中,这样在查询特定时间段的数据时可以减少数据扫描范围,提高查询效率。
  2. 查询优化
    • 索引优化:在MySQL数据库中,为经常用于查询条件的列(如用户ID、商品ID、交互时间等)创建索引。这样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特别是在数据量较大时,索引的作用更为明显。
    • 查询语句优化:避免在查询中使用全表扫描,尽量使用条件过滤和聚合操作。例如,在从OLAP服务器获取数据时,只请求需要的维度和度量值,减少数据传输量。

最佳实践

  1. 数据质量管理
    • 数据清洗:在ETL过程中,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严格的清洗,去除重复数据、异常数据和缺失值。例如,可以使用Spark的dropDuplicates方法去除重复记录,使用fillna方法填充缺失值。
    • 数据验证:在数据加载到OLAP服务器之前,进行数据验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例如,验证外键关系是否正确,数据类型是否匹配等。
  2. OLAP模型设计
    • 维度设计:维度的设计要合理,避免维度过多或过少。过多的维度会增加数据存储和查询的复杂度,过少的维度则可能无法充分挖掘数据中的信息。例如,在电商推荐系统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增加地理维度、用户兴趣维度等。
    • 层次结构设计:维度的层次结构要符合业务逻辑,方便进行钻取和汇总操作。例如,时间维度的年、季、月、日层次结构,要能够满足不同粒度的数据分析需求。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数据加载问题

  1. 问题:在从MySQL抽取数据到HDFS时,出现连接超时或数据抽取不完整的情况。
  2. 解决方案:检查网络连接是否稳定,增加MySQL的连接超时时间。在Spark的JDBC读取配置中,可以通过option("connectTimeout", "30000")(单位为毫秒)来设置连接超时时间。同时,检查MySQL数据库的资源使用情况,确保有足够的资源来处理数据抽取请求。

OLAP查询性能问题

  1. 问题:在进行OLAP查询(如切片、切块、钻取操作)时,响应时间过长。
  2. 解决方案:首先,检查多维数据集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多冗余数据。如果是,可以对多维数据集进行优化,去除不必要的维度或度量值。其次,检查查询语句是否优化,是否使用了合适的索引。此外,可以考虑对OLAP服务器进行集群部署,提高查询处理能力。

推荐算法准确性问题

  1. 问题:推荐算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较低,推荐结果不理想。
  2. 解决方案:分析数据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如数据是否稀疏、是否存在噪声等。如果数据稀疏,可以考虑使用数据填充或降维方法来处理。此外,可以尝试结合多种推荐算法,如将基于OLAP分析的协同过滤算法与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相结合,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未来展望与扩展方向

OLAP技术发展趋势

  1. 云原生OLAP: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原生OLAP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云原生OLAP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弹性资源,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Google BigQuery、Amazon Redshift等云原生OLAP服务,能够处理PB级别的数据,并提供快速的查询响应。
  2. 实时OLAP:随着数据产生速度的加快,实时OLAP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未来的OLAP系统将能够实时处理流数据,实现对用户行为的实时分析和推荐。例如,通过结合Apache Kafka等流处理框架和OLAP技术,实现对实时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响应。

推荐系统扩展方向

  1. 多模态数据融合:目前的推荐系统主要基于结构化数据进行推荐,未来可以将多模态数据(如图像、音频、文本等)融入推荐系统。例如,在电商推荐中,可以利用商品的图片信息进行更直观的推荐,或者利用用户的评论数据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进一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
  2. 强化学习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强化学习可以让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推荐策略,实现动态的、自适应的推荐。例如,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对推荐商品的点击、购买等行为,调整下一次的推荐策略,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转化率。

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OLAP技术在大数据推荐系统中的应用。从大数据推荐系统面临的挑战出发,阐述了OLAP技术应用的动机,详细介绍了OLAP的核心概念、架构以及与推荐系统的结合原理。通过环境准备、分步实现、关键代码解析等环节,展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OLAP技术构建高效的推荐系统。同时,对推荐系统的结果验证、性能优化、常见问题解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掌握OLAP在大数据推荐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提升推荐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为实际的业务场景提供更精准、高效的个性化推荐服务。

参考资料

  1. 《OLAP 技术详解》,作者:[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社名称]
  2. Apache Spark官方文档:https://spark.apache.org/docs/latest/
  3. Mondrian官方文档:http://mondrian.pentaho.com/documentation/index.php
  4. MySQL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

附录

  1. 完整源代码:本文涉及的完整Python和SQL代码示例可在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用户名]/olap - recommendation - system获取。
  2. 完整配置文件:包含Spark、Mondrian等的完整配置文件可在上述GitHub仓库中找到。
  3. 测试数据:用于验证推荐算法准确率和召回率的测试数据示例也可在GitHub仓库中获取,以方便读者进行实践和验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