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Python初学者,我想通过写博客的方式来记录下来自己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以下都是一个Python初学者对Python语言的一些浅见和个人理解。
#分支结构
‘’’
在选择和循环结构中,条件表达式的值为False的情况如下:
False、0、0.0、空值None、空序列对象(空列表、空元组、空集合、空字典、空字符串)、空range对象、空迭代对象
其他情况,均为True。这么看来,Python所有的合法表达式都可以看做条件表达式,甚至包括函数调用的表达式。
‘’’
#单分支结构
if 3: #整数作为条件表达式
print("ok")
a = [] #列表作为条件表达式,由于为空列表,是False
if a:
print("空列表,False")
s = "False" #非空字符串,是True
if s:
print("非空字符串,是True")
c = 9
if 3<c<20:
print("3<c<20")
if c==3: #条件表达式不能出现赋值操作符"=",如果出现会报语法错误
print("True")
#双分支结构
num = 15
if num<10:
print("num是小于10的数")
else:
print("num是大于10的数字")
#三元条件运算符 格式: 条件为真时的值 if 条件表达式 else 条件为假时的值
num = 20
print("num是小于10的数" if num<10 else "num是大于10的数")
#多分支结构
#输入一个学生的成绩,将其转换成简单描述:不及格(小于60)、及格(60-79)、良好(80-89)、优秀(90-100)
score = 89
grade = ''
if score<60:
grade = '不及格'
elif score<80:
grade = '及格'
elif score<90:
grade = '良好'
else:
grade = '优秀'
print("分数是{0},等级是{1}".format(score,grade))
#选择嵌套
#输入一个分数。分数在0-100之间。90以上是A,80以上是B,70以上是C,60以上是D,60以下是E
#方法一
score = 70
if score>100 or score<0:
print("输入错误!")
else:
if score>=90:
print("A")
elif score>=80:
print("B")
elif score>=70:
print("C")
elif score>=60:
print("D")
else:
print("E")
#方法二
score = 80
degree = "ABCDE"
num = 0
if score>100 or score<0:
print("输入错误!")
else:
num = score//10
if num<6:
num=5
print(degree[9-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