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之磁盘存储设备的计算

本文详细介绍了磁盘存储器的关键参数,如存储容量的定义,道密度、位密度和面密度的概念,以及找道时间、等待时间和数据传输时间的计算。还涵盖了存取时间、平均访问时间和格式化/非格式化容量的计算。以实例演示了如何计算单片磁道的平均找道时间、平均旋转延迟时间和一扇区的传送时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存储容量: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能存储的字节总数。
  存储密度包括道密度、位密度和面密度。
  道密度:沿磁盘半径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数。
  位密度:磁道单位长度上所能记录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面密度:位密度和道密度的乘积。
2、找道时间:将磁头定位至所要求的磁道上所需的时间。
  平均找道时间为全部寻道时间的一半。

3、等待时间:找道完成后至磁道上需要访问的信息到达磁头下的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1/2r(r为磁盘旋转速率,转/秒)
4、数据传送时间=字节数/传输率
5、数据传输率:磁盘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向主机传送数据的字节数。
  假设磁盘旋转速度为n转/秒,每条磁道容量为N个字节,则内部数据传输率:Dr=nN(字节/秒)或Dr=D·v(字节/秒)  v为磁盘旋转线速度,D为位密度。
6、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传送时间
7、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8、格式化容量:磁头数(记录面)×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非格式化容量:计算最内圈的磁道所存的信息×总磁道数

例题:考虑一个单片磁道,它有如下参数:旋转速率是7200转/分,一面上的磁道数是30000,每道扇区数是600,找道时间是每横越白条磁道花费1ms。
①平均找道时间是多少?
((30000/100)*1ms)/2=150ms(平均寻道时间应为全部寻道时间的一半)
②平均旋转延迟时间是多少?
1/2r =4.167ms(平均旋转延迟应为转一周时间的一半)
③一扇区的传送时间是多少?
T=b/rN =1/600r=13.9μ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