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0)
- 资源 (3)
- 收藏
- 关注
电力系统IEEE节点模型PSCAD
压缩包内部包括IEEE9节点模型、IEEE14节点模型、IEEE14节点模型、IEEE30节点模型、IEEE39节点模型、IEEE118节点模型。以上模型是基于PSCAD建立的,压缩包内部有个模型详细介绍。
2022-12-22
数值分析课程相关MATLAB源程序代码
本资源包内部含有8个MATLAB源程序,分别是改进的欧拉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偏微分方程(扩散方程)的有限差分求解法、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自定义的拉格朗日插值、自定义的牛顿插值、欧拉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和三次样条插值法求信号的包络线。
数值分析也会用近似的方式计算微分方程的解,包括常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往往会使用迭代法,已知曲线的一点,设法算出其斜率,找到下一点,再推出下一点的资料。欧拉方法是其中最简单的方式,较常使用的是龙格-库塔法。
偏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解法一般都会先将问题离散化,转换成有限元素的次空间。可以透过有限元素法、有限差分法及有限体积法,这些方法可将偏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但其理论论证往往和泛函分析的定理有关。另一种偏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解法则是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或快速傅立叶变换。
2022-12-11
电压系统控制课程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又称间接法,它是通过系统状态方程的
解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其解随时间而收敛,则系统稳定;
如果其解随时间而发散,则系统不稳定。
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又称直接法,它不通过系统状态方程的
解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而是借助李雅普诺夫函数对稳定性作出
判断, 是从广义能量的观点进行稳定性分析的。 例如有阻尼的振
动系统能量连续减小(总能量对时间的导数是负定的) ,系统会
逐渐停止在平衡状态, 系统是稳定的。 由于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
求解通常很烦琐,因此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的难点在于寻找李雅普诺夫函数。迄今为
止,尚没有通用于一切系统的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方法。
2022-12-05
基于simulink的高压直流输电模型
本模型基于simulink搭建,功率为1000MVA,直流电压500kV,直流电流2kA,交流电压500kV,运行结果稳定,内部有详细的文档说明,介绍了每个模块的作用和参数选择,
2022-10-21
交流-直流-交流simulink变换模型
本仿真模型基于simulink搭建,直流侧和交流侧的电压电流运行稳定,交流侧采用LCL滤波,整流侧采用三相两电平的整流桥,控制方式是直流电压无功电流双闭环控制,逆变侧采用三相三电平控制,交流侧采用无功电压电流闭环控制,可以放心下载
2022-09-26
基于电压型换流器的整流并网模型
该模型基于Simulink创建,交流侧电压415V,直流测电压800V,采用定直流电压和电流控制,模型简单易懂,运行结果稳定,对于新入门的小白非常实用,欢迎下载~
2022-09-18
基于电压型换流器的逆变并网控制simulink模型
本模型是基于simulink创建的逆变并网系统,直流电压800V变交流380V,输出波形稳定,拓扑结构简单,容易理解,非常适合初学者
2022-09-16
电缆载流量DCR-II计算程序及word说明
本资源中包含电缆载流量相关计算程序和word说明,包含电缆的相关参数和计算过程。参数包括线芯面积、高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外部因素包括线缆间距、导热介质等。以及计算结果,即达到热稳定条件下,电缆各层结构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022-08-02
光伏阵列并网仿真PSCAD仿真模型
利用PSCAD4.5搭建的光伏阵列并网仿真,并网电路采用双极并网结构,DC-DC侧采用PSCAD自有MPPT模块来控制IGBT来实现斩波,逆变器中的IGBT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负反馈的方式来实现控制。并能自动测量并网侧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系统稳定。
2022-07-16
PSCAD4.5安装包
PSCAD4.5安装包,解压之后可以看到内部视频安装教程。安装时点击Setup.exe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注意要修改安装路径,不要安装到系统盘。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仔细观看视频教程,否则容易出问题。
pscad(PSCAD/EMTDC)(全称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DC是其仿真计算核心,PSCADEMTDC(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including DC)提供图形操作界面。对于电磁暂态方程入门级学者学起来简单,易上手,强烈推荐!!!
主要功能如下:
(1)可以分析系统中断路器操作、故障及雷击时出现的过电压;
(2)可对包含复杂非线性元件(如直流输电设备)的大型电力系统进行全三相的精确模拟,其输入、输出界面非常直观、方便;
(3)进行电力系统时域或频域计算仿真;
(4)电力系统谐波分析及电力电子领域的仿真计算;
(5)实现高压直流输电、FACTS控制器的设计。
2022-07-1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