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泄漏
内存泄露是指不再使用的对象持续占用内存或无用对象的内存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从而造成内存的浪费叫做内存泄漏。如果存在内存泄露会提示out of memory。
内存泄露的场景
长生命周期的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有可能发生内存泄露,因为长生命周期的对象持有对短生命周期对象(无用)的引用而导致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内存得不到及时的释放,这就是内存泄露。
避免发生内存泄漏的编程建议
尽量减少对象作用域以及手动设置null值
注意集合容器HashMap、Vector等的使用,避免用static关键词修饰
注意对象的生命周期
java的内存泄露
Vector v=new Vector(10);
for (int i=1;i<100; i++){
Object o=new Object();
v.add(o);
o=null;
}
在这个例子中,代码栈中存在Vector对象的引用v和Object对象的引用o。在For循环中,我们不断的生成新的对象,然后将其添加到Vector对象中,之后将o引用置空。问题是当o引用被置空后,如果发生GC,我们创建的Object对象是否能够被GC回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GC在跟踪代码栈中的引用时,会发现v引用,而继续往下跟踪,就会发现v引用指向的内存空间中又存在指向Object对象的引用。也就是说尽管o引用已经被置空,但是Object对象仍然存在其他的引用,是可以被访问到的,所以GC无法将其释放掉。如果在此循环之后,Object对象对程序已经没有任何作用,那么我们就认为此Java程序发生了内存泄漏。
内存泄露的危害
会出现程序崩溃的情况外,大多数情况下程序仍然能正常运行。在移动设备对于内存和CPU都有较严格的限制的情况下,Java的内存溢出会导致程序效率低下、占用大量不需要的内存影响用户体验等问题。这将导致整个机器性能变差,严重的也会引起抛出OutOfMemoryError,导致程序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