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一些博客是为了总结自己学习的知识,和大家共同学习,一起探讨
注意: 只有定位的元素才有层级关系[标准流元素和浮动的元素都没有层级关系]
总结:
1, 如果一个元素设置了定位 (除静态定位) , 那么该元素的层级就要比其他元素的层级高
2, 如果希望提高元素的层级, 那么给定位的元素设置 z-index 属性,提高层级
3, 如果元素都设置了定位,那么最后的定位元素的层级要比前面定位的元素层级要高[后来居上]
4, 如果z-index值不同,那么值越大该元素的层级越高,反之层级越低[可以设置负数]
5,如果一个元素的父元素也设置了定位,那么层级关系的高低,以父元素为准
vertical-align属性
☞ vertical-align 设置垂直方向的对齐方式。
☞ text-align 设置水平方向的对齐方式
☞vertical-align属性:
baseline (默认值) | top | middle | bottom
☞ 使用该属性解决网页中的效果:
1. 解决图片底部3像素空白【由于图片默认的垂直对齐方式是基线对齐导致】
✔设置图片的对齐方式不是基线对齐即可
✔ 将图片转换为块级元素
2. 使用vertical-align属性实现插入图片垂直居中效果
✔第一步设置行高等于容器的高度
✔设置图片的垂直对齐方式为middle
3. 对齐方式:
span {
height: 100%;
width: 0px;
display: inline-block;
vertical-align: middle;
}
img {
vertical-align: middle;
}
或者:
.box::after {
content: "";
display: inline-block;
height: 100%;
width: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
img {
vertical-align: middle;
}
☞ 注意:
vertical-align属性只有行内块元素或者table标签才能设置
元素隐藏
就是将页面中的元素隐藏
直接将页面中的元素隐藏:
display: none; ----隐藏元素,不占位置
display: block; ---- 显示元素
visibility: hidden; ----隐藏元素,占位置隐藏
设置页面中溢出部分隐藏:
overflow: visible(可见) | hidden | scroll (添加滚动条) | auto (自动)
标签包含关系
1, 单标签不能包含其他标签
2,段落标签中不能包含标题标签
3,段落标签中不能放div
4,行内元素包含行内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