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渣土车问题现状
1. 盲区众多隐患大,事故频发令人忧。
渣土车盲区多,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行人和其他车辆带来严重安全威胁。由于渣土车体积庞大,实际的视觉盲区范围包括半盲区为左车门 1.2 米、右前方 1.5 米、正前方 1.2 米,全盲区为车正后方,车头周边几乎都是半盲区。货车高度过高,驾驶员只能看到较高的物体,行人或车辆如果过于靠近这片盲区,非常容易发生危险。比如徐汇区的渣土运输车辆尽管已通过安装盲区摄像头、右转必停、转弯提示音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事故率,但因天气等原因,行人或非机动车未注意到前方大型车辆突然停驶而导致的惨剧也时有发生。
2. 运输事故常发生,原因复杂需重视。
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因素导致渣土车运输事故频发。一个工程项目价值巨大,渣土车为了多拉快跑赶工期,即使发生交通事故,赔偿金额相对项目成本而言较少,且许多渣土车购买了商业保险,最终赔付由车险公司负责,这使得渣土车难免出现违背交通法规的状况。同时,渣土车的驾驶员大多较为年轻,对交通运输和人身安全缺乏敬畏心,开车相对较猛。而且渣土车工作时间管控严格,白天通常不能作业,主要在晚上工作,司机按班结算,为了提高收入多拉快跑,容易出现超速、闯红灯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3. 沿路撒漏污环境,治理难题待破解。
渣土车沿路撒漏,对环境造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随着建筑工地陆续开工,建筑垃圾运输频繁,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 “抛洒滴漏” 现象,不但影响环境,还对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例如沣东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这一顽疾,包括加强源头治理,加大施工工地检查排查,要求出土工地配备冲洗设备,车辆平车装载、完全密闭;严格管控清运车辆,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立即整改并加强引导教育;重点查处道路污染行为,安排执法队员错时错段执勤,逢车必查,及时协调环卫部门清扫抛洒物;加强宣传,营造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港南区城市管理监督局也重拳出击,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