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编程篇(五)——驱动设计的思想(面向对象)(分层)(分离)

本文深入解析Linux驱动的三种设计思想:面向对象、分层结构和分离原则。以LED驱动为例,介绍如何通过结构体抽象事件,采用分层组织代码,并借鉴单片机实践,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方法加速驱动开发并兼容上层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unx驱动 = 驱动框架 + 硬件操作

===》Liunx驱动 = 驱动框架 + 单片机

对于驱动的的框架,大体有三种设计思想:1、面向对象;2、分层;3、分离,这三种设计思想大大为了加快开发速度,同时还可以兼容上层APP。

下面将详细阐述三种思想在驱动中的体现:

一、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的思想主要是通过结构体来体现,用一个结构体去抽象一个事件或一种物品

类似在Linux驱动编程篇(四)——LED驱动(二)LED驱动框架文中对于LED的结构体的构建,无论什么单板只要是LED都可以使用这个结构体来构建。

struct led_operations {
	int (*init) (int which); /* 初始化LED, which-哪个LED */       
	int (*ctl) (int which, char status); /* 控制LED, which-哪个LED, status:1-亮,0-灭 */
};

二、分层

分层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将一个整体划分为公共部分和私有部分进行分层。

类似在Linux驱动编程篇(四)——LED驱动(二)LED驱动框架文中对于LED驱动的框架设计,文中将LED驱动划分为两层,一层为公有层(进行注册驱动等操作),二层为私有层(具体单板硬件,实现具体寄存器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就不贴了,具体见LED驱动框架文。

三、分离

分离与分层类似,分层上下层之间的划分,而分离是通级之间的左右划分
玩过单片机的小伙伴应该有体会,下面是一段单片机流水灯主程序:

int main(void)
 {	
	delay_init();	    	 //延时函数初始化	  
	LED_Init();		  	//初始化与LED连接的硬件接口
	while(1)
	{
		GPIO_ResetBits(GPIOA,GPIO_Pin_8); //LED0输出低
		GPIO_SetBits(GPIOD,GPIO_Pin_2);//LED1输出高
		delay_ms(300);
		GPIO_SetBits(GPIOA,GPIO_Pin_8);//LED0输出高
		GPIO_ResetBits(GPIOD,GPIO_Pin_2);//LED1输出低
		delay_ms(300);
	}
 }

其中GPIO_SetBits( GPIOx, GPIO_Pin)可以输入GPIO的组好和引脚号来进行设置,这样的一个函数可以完成这个个芯片上的所有GPIO输出高的操作。在驱动编写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想,对于具体的实现,下一篇文章会详细叙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