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过程:
- 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的编写代码
面向对象: - 把数据与函数绑定到一起,进行封装,这样能够更快的开发程序,减少了重复代码的重写过程
面向对象编程:
- 把具有相似相近的操作组织成类的形式
2 类和对象
类:
- 拥有相同特征和方法的实体的集合,是概念上的,是抽象的。
对象:
- 具体的某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事务。
类的构成:
- 类的名称:类名
- 类的属性:一组数据
- 类的方法:允许对其进行操作的方法(行为)
例如:
小明家的小黑狗小黑:
类:人类 小黑狗
对象: 小明 小黑
3 类和对象的基础知识
3.1 定义类
定义一个类,格式如下:
Class 类名:
方法列表
定义一个汽车类
class Car:
def getCarInfo():
print(‘汽车是4个轮子,颜色是银色的’)
def move():
print(’车正在马路上移动…’)
说明:
类名的命名规则按照“大驼峰”
类是通过实列化对象进行实现的
zhangsan=Person()
类中的方法是通过对象、调用的
class Person:
def eat(self,):
print('人可以吃肉、吃素')
def drink(self):
print('人可以喝饮料')
def stay(self):
print('人可以住房子')
def play(self):
print('人可以打游戏')
#类是通过实列化对象进行实现的
zhangsan=Person()
zhangsan.drink()
zhangsan.eat()
zhangsan.play()
zhangsan.stay()
print(type(zhangsan))#查看种类
结果:
属性:可以通过对象名直接赋予属性。
方式:对象名.属性名=值
_init_方法:
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就默认调用的方法,也把这个方法叫初始化方法
也可以传递参数,那么python解释器会把对象名传递给self,在创建对像的时候,
需要给出初始化方法self后面的参数
class Car:
def printInfo(self):
print('这是一辆汽车')
def move(self):
print('汽车可以移动')
car1=Car()
car1.printInfo()
c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