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
文章平均质量分 95
EthanLifeGreat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主动噪声控制(ANC)与Simulink仿真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发展,近年来主动/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 ANC)技术已在耳机、汽车等领域普及。本质上,主动噪声控制的目的是产生与噪声信号相反的声波,以抵消/削弱噪声。但是由于目前中文网络上对于具体实现的介绍尚不完善,笔者希望更透彻地解析其中一些能引发思考且不可忽视的细节。本文基于Matlab官方给出Simulink例程,主要介绍宽带前馈单通道ANC系统原理,和X-滤波的LMS算法思想,并简单拓展到其它类型的ANC系统。原创 2020-08-10 17:20:09 · 9663 阅读 · 9 评论 -
能用三角函数表示声音吗——正弦模型综述
摘要:正弦模型(Sinusoidal Modeling)指的是用一系列振幅、频率和相位不断变化的正弦波来拟合音频。相比于非常成熟的线性预测模型(Linear Prediction),中文技术社区对于正弦模型的介绍并不足够。本文阐述这一模型的思想和实现思路,解释其中的技术细节。原创 2020-05-30 17:04:18 · 5584 阅读 · 2 评论 -
为什么你只需要CD音质:16bits, 44.1kHz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音乐的存储和传输的角度探讨数字音乐体系的两大指标: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深度的意义。为什么最初设计者选择的是44.1kHz和16bits的音乐记录标准?这两个数字背后的内涵是什么?作为拥有“金耳朵”的你,是否有必要选择追求更好的音质?如果你有如上的疑惑,那么本文或许对你有帮助。本文主要从实用角度阐述CD音质(16bits, 44.1kHz)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 第三章我们介绍(44.1kHz)采样频率的意义。 - 第四章我们解析(16bits)量化的内涵。- 最后一章我们简要总结全文并延原创 2020-04-02 09:19:54 · 21284 阅读 · 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