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和作废

启用和作废
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VS MVC
作者:木林森
撰写时间:2019年 7 月 13 日
启用和作废其实也是一种状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上一篇文章中,我也是做了一种状态的设置(审核与取消审核),只是上次的做法是在layui表格外面设置按钮,然后点击行,获取行的值,进行判断,然后点击表格外面的两个按钮进行状态的切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另一种做法,在layui表格里面设置一个按钮,只要点击这一个按钮就能对状态进行切换,就像生活中常用到的开关一样。但是这样的按钮也有局限,它的功能也跟开关一样,只能控制两种状态,而不像在layui外面设置按钮,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的状态。所以现在提供了两种方法(第一种在上一篇文章中),依个人喜好,选择你自己心仪的方法吧。
在layui表格内设置按钮,首先要设置一个操作列放置按钮,如图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因为这里使用的是一个按钮,所以要给按钮设置一个切换状态,如图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就是那个状态的切换在数据库里面是只有一个字段记录它,我数据库用的是ToVoidNo来记录作废否,所以var获取的时候需要跟数据库的一样,不然会出错哦,获取这个值之外还需要获取到该行的主键ID,这个不能忘了。
设置的时候记得两种状态的onclick都是一样的,因为用的是同一个按钮。
对状态的设置之后,就到点击的时候进行真正的状态的切换了,这里用到的就是上面设置的同一个onclick——switchEnable,看看我的代码是怎样写的吧,如图3
在post提交的时候键值对那个地方非常容易出错,我上次就是在这里出错,我把后面那个DocAdviceDetailID写成了DocAdviceDetailId,这个错我经常犯,希望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出错时,一定要记得看看这里。在VS里面虽然有快捷键Ctrl+F,能够快速找到相同的,但是这里有个不足就是它的分辨率还不是非常高,它查找出的是该对象对的所有大小写格式,这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要自己去分辨它是否一样,记得喔,是一模一样,包括大小写都要一致!
下面图3中我已将标注的非常清晰了,这样理解起来就一点都不难了。如果有兴趣的伙伴看后记得自己操作一下喔,经过自己看实践的东西才是自己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上面说道控制器中的切换方法,到底是怎样写的,一起看看吧,如图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控制器这边的流程比较少,主要是获取到要切换行对的数据,然后对状态进行修改,然后进行判断,看是否有修改状态成功,不管是否修改成功,都设置一个提示,给使用者一种直观的体验。下面看看效果如何,如图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

CH341A编程器是一款广泛应用的通用编程设备,尤其在电子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中,它被用来烧录各种类型的微控制器、存储器其他IC芯片。这款编程器的最新版本为1.3,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加了对25Q256等32M芯片的支持。 25Q256是一种串行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配置数据或其他非易失性信息。32M在这里指的是存储容量,即该芯片可以存储32兆位(Mbit)的数据,换算成字节数就是4MB。这种大容量的存储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都有应用,例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设备等。 CH341A编程器的1.3版更新,意味着它可以与更多的芯片型号兼容,特别是针对32M容量的芯片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编程效率稳定性。26系列芯片通常指的是Microchip公司的25系列SPI(串行外围接口)EEPROM产品线,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小体积、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储的应用场景。 全功能版的CH341A编程器不仅支持25Q256,还支持其他大容量芯片,这意味着它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这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器、EPROM、EEPROM、闪存、逻辑门电路等多种类型芯片的编程。 使用CH341A编程器进行编程操作时,首先需要将设备通过USB连接到计算机,然后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编程软件。在本例中,压缩包中的"CH341A_1.30"很可能是编程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后,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界面选择需要编程的芯片类型,加载待烧录的固件或数据,然后执行编程操作。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正确设置芯片的电压、时钟频率等参数,以防止损坏芯片。 CH341A编程器1.3版是面向电子爱好者专业工程师的一款实用工具,其强大的兼容性易用性使其在众多编程器中脱颖而出。对于需要处理25Q256等32M芯片的项目,或者26系列芯片的编程工作,CH341A编程器是理想的选择。通过持续的软件更新升级,它保持了与现代电子技术同步,确保用户能方便地对各种芯片进行编程调试。
内存分区情况的分析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MCU(微控制器)环境中。标题提到的工具是一款专为分析Linux环境下的`gcc-map`文件设计的工具,这类文件在编译过程结束后生成,包含了程序在目标设备内存中的布局信息。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程序在RAM、ROM以及FLASH等存储区域的占用情况,从而进行优化。 `gcc-map`文件通常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1. **符号表**:列出所有定义的全局静态变量、函数以及其他符号,包括它们的地址大小。 2. **节区分配**:显示每个代码数据节区在内存中的位置,比如.text(代码)、.data(已初始化数据)、.bss(未初始化数据)等。 3. **内存汇总**:总览所有节区的大小,有助于评估程序的整体内存需求。 4. **重定位信息**:显示了代码数据如何在目标地址空间中定位。 该分析工具可能提供以下功能: 1. **可视化展示**:将内存分配以图形化方式呈现,便于直观理解。 2. **详细报告**:生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列出每个符号的大小位置。 3. **比较功能**:对比不同编译版本或配置的`map`文件,查看内存使用的变化。 4. **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内存区域的使用率,帮助识别潜在的优化点。 5. **自定义过滤**:允许用户根据需要筛选关注特定的符号或节区。 虽然在MCU环境中,Keil IDE自带的工具可能更方便,因为它们通常针对特定的MCU型号进行了优化,提供更加细致的硬件相关分析。然而,对于通用的Linux系统或跨平台项目,这款基于`gcc-map`的分析工具提供了更广泛的适用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开发者可以利用这款工具来: - **优化内存使用**:通过分析哪些函数或数据占用过多的内存,进行代码重构或调整链接器脚本以减小体积。 - **排查内存泄漏**:结合其他工具,比如动态内存检测工具,查找可能导致内存泄漏的部分。 - **性能调优**:了解代码执行时的内存分布,有助于提高运行效率。 - **满足资源限制**:在嵌入式系统中,确保程序能在有限的内存空间内运行。 总结来说,`gcc-amap`这样的工具对于深入理解程序的内存布局资源消耗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开发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代码以适应不同的硬件环境。在处理`map`文件时,开发者不仅能获取到程序的内存占用情况,还能进一步挖掘出可能的优化空间,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