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作为一种生物已经盛行于世界各地,然有作为吃者的“食客”,相对应地就必然有作为卖出食物的“店家”,两者一求一供,在不断的互相需求的矛盾中“互利共生”。那么现在我们现在就来谈谈,作为店家,该如何达到它的目的——留住食客,或者吸引更多的食客?而作为食客一方,又如何用他们的眼光来择取好的店家?
店家一方
-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同样的话用在店家一方,自然顺理成章变成“店靠店面”,有了一个大气有内涵的店面,有了一套完备周到的设施,食物上也有安全保障,给食客在第一印象上就占了上风,吸引新食客不说,还能成为老主顾回头的一大理由。
- 服务态度也可成为加分点。“顾客是上帝”。能合理地满足顾客的对应要求自然能博得食客们的好评和信任。
- 作为店家的硬件条件,厨师做菜的好吃与否更是重中之重。味觉是最能抓住人的记忆的,给食客们一顿让他们享受的饱美食之欲自然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 纵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店家,浓浓的人情味却也是扩大店家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家店唯有了人情味,人们才能发自内心感受到一种自然和舒心,所谓记忆深刻,所谓回头客。
食客一方
- 作为最一般最根源的要求:好吃!便宜!虽然囊中羞涩,但依旧能畅享美食,这怕就是每个食客的终极梦想了。
- 菜品上的功夫。其一为独特口味,“一招鲜吃遍天”,对我而言,每天早上的一碟肠粉是永不腻味的美食;其次就是菜品多样可供选择,购物即是人的原始欲望之一,有琳琅满目的菜品自然也可令人满意。
- 与该店的“熟悉程度”。若与老板或者服务员有认识的人,生而为社会人,无论怎样都要吃它几次“赏个面子”吧!
- 食客各自的情结。或许是一碟肠粉,一碗抄手,一碗炒米,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能唤起人们对某种思念东西的刻骨铭心。
P.S.
作为一个不认真不严格的吃货,当然两方面只能通过讨论中得到以及自己的一些臆想,但我想,这两方的交互是永不停息的,且每个人都会参与到其中的某一方,故此只做参考耳,我相信每个人自己的见解才是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