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重新回顾C语言的冒泡法排序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也可能是大家学习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特地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首先冒泡法的基本思想是要在每次比较时将最大的数“沉底”,这个过程需要比较n-1趟(n为序列元素的个数),第i趟需要比较n-i次。
其正确的程序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0],i,j,k,n;
printf(“请输入数组元素个数:”);
scanf("%d",&n);
printf(“请输入数组元素:”);
for(i=0;i<n;i++)
{
scanf("%d",&a[i]);
}
for(i=0;i<n-1;i++)
for(j=0;j<n-i-1;j++)
{
if(a[j]>a[j+1])
{
k=a[j+1];a[j+1]=a[j];a[j]=k;
}
}
for(i=0;i<n;i++)
{
printf("%d “,a[i]);
}
return 0;
}
我在初次写冒泡法程序的时候,写出的程序是这样的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0],i,j,k,n;
printf(“请输入数组元素个数:”);
scanf(”%d",&n);
printf(“请输入数组元素:”);
for(i=0;i<n;i++)
{
scanf("%d",&a[i]);
}
for(i=0;i<n-1;i++)
for(j=0;j<n-i;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