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bana部署及其elk开源日志分析平台实现对httpd的分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server1上安装Kibana的过程,包括下载、安装、配置端口和IP,以及设置Elasticsearch连接。通过汉化插件实现界面中文显示,并指导如何在浏览器中设置Kibana,创建Apache索引,配置实时更新和度量显示,最终实现在不同IP主机上的访问量统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erver1:elasticsearch,kibana
server2:elasticsearch,httpd,logstash
server3:elasticsearch,redis,logstash

httpd的日志过滤及其相应的配置具体可参考上2篇博文

1.官网下载kibana并且在server1上进行安装并且查看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ot@server1 ~]# rpm -ivh kibana-6.6.1-x86_64.rpm 
[root@server1 ~]# cd /etc/kibana/
[root@server1 kibana]# vim kibana.yml 
server.port: 5601   设置端口
server.host: "172.25.42.1"   设置ip
elasticsearch.hosts: ["http://172.25.42.1:9200"]   设置elasticsearch
kibana.index: ".kibana"  设置索引
[root@server1 kibana]# systemctl start kibana   开启服务
[root@server1 kibana]# netstat -antlp | grep 5601   查看端口,默认为5601

2.下载解释器的压缩包并且安装编译器,使其在web界面显示为汉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ot@server1 ~]# ls
Kibana_Hanization-master.zip
[root@server1 ~]# unzip Kibana_Hanization-master.zip
[root@server1 Kibana_Hanization-master]# python main.py /usr/share/kiban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进入浏览器进行相应的设置
http://172.25.42.1:5601
//创建apache索引,是连接的elasticsearch和logstash,所以创建的索引是elasticsearch中的,直接点击选择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时时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度量,回展示apache的访问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save保存访问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在物理机上多次访问默认发布页面发现访问量回不断刷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垂直柱状图展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展示的x坐标显示为客户端ip,注意此前提是在logstash同步httpd的日志的时候对其已经进行了初始化,才会在x坐标选项里有clientip,负责在选项里面是不会有client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在x坐标显示的是ip纵坐标显示的是访问量
/在不同ip的主机上下载httpd-tools并且使用ab命令进行对此访问,x坐标的访问ip数量回增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