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移植过程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包括搭建交叉编译环境、选择并移植bootloader、配置编译kernel以及制作和移植文件系统。重点阐述了交叉编译环境的必要性和构成,以及bootloader的工作模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系统移植过程

1、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什么是交叉编译环境?
在开发主机上开发出能够在目标机(我们的开发板)上运行的程序。
为什么要安装交叉编译环境?
**原因一:**因为嵌入式的资源有很多限制,CPU主频低、内存小,去编译一个linux kernel会跑不动,这时可以在开发主机上进行开发
**原因二:**嵌入式系统MCU体系结构和指令集不同,因此需要安装交叉编译工具进行编译。
交叉开发环境的硬件组成:
1)开发主机
2)目标机
3)二者的链接介质:
A、串口线:串口调试助手
B、USB
C、网线:
tftp服务:主要实现文件的下载,把要测试的bootloader、kernal和文件系统直接下载到内存中运 行,无需预先烧录到Flash芯片。
nfs服务:主要实现网络文件的挂载,测试确认我们制作的文件系统是否正确。
交叉编译工具:
1)编译器:gcc

2、bootloader的选择和移植

什么是bootloader?
操作系统内核运行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这段程序实现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也就是所谓的引导加载程序,用于启动内核(让内核运行就是把内核加载到内存RAM中去)
u-boot工作模式?
1)启动加载模式:将操作系统从FLASH加载到SDRAM中运行。
2)下载模式:Bootloader通过某些通信手段将内核映像或根文件系统映像等从PC机中下载到目标板的SDRAM中运行,用于实现测试和开发。

3、kernel的配置、编译和移植

**

4、文件系统的制作和移植

什么是文件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