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是一种地址转换技术,可以将IPv4报文头中的地址做转换。通常情况下,利用NAT技术将IPv4报文头中的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实现了内网设备与公网设备的互访。
优点:
实现IP地址复用,节约宝贵的地址资源。
地址转换过程对用户透明。
对内网用户提供隐私保护。
可实现对内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缺点:
网络监控难度加大。
限制某些具体应用。
NAT技术产生的原因
IP地址资源不足
保护内网服务器真实的IP地址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NAT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源NAT(Source NAT):用来使多个私网用户能够同时访问Internet。
地址池方式:采用地址池中的公网地址为私网用户进行地址转换,适合大量的私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场景。
出接口地址方式(Esay IP):内网主机直接借用公网接口的IP地址访问Internet,特别适用于公网接口IP地址是动态获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