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病筹款、互助计划、保险各是什么
首先,三者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损失。
大病筹款是一种事后行为,是在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后,进行一种被动的、无奈的选择。
保险是一种事前规划,主动规避风险的行为。
互助计划与保险类似,也是事前主动的行为。
这三者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风险理念不同。
按照顺序和真正的作用而言,最推荐保险,出险了赔付充足、有保障,合同约定了赔的一定会赔,用的时候最能靠得住。
再次,互助计划也可以,毕竟价格便宜,只是不保证一定能赔。对于暂时收入不高或者不想购买保险的人,可以考虑。
众筹最早是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兴起的,却在大病筹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轻松筹的数据为例,成立以来,已经帮助了160多万个家庭,总共筹集了超过200亿的善款。
2、为什么大病筹款这么火?
其实就一个字“穷”,穷病是没法治的。
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一般都在20-50万,正常一般家庭难以负担,而重疾比如癌症这一项,很多治疗药物都是要自费的,也就是你有医保,有农合,也没用。
很多家庭因为治病而耗尽财富,甚至负债累累。
而众筹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只要填写募捐信息,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转发到朋友圈,就可以获得好心人的捐助。这让些罹患大病的人群看到了希望。
但是,大病筹款并不容易
如果个人社交圈小,传播度有限,那就达不到预期
大病筹款主要依靠曝光度,只有更多的扩散到更多的好心人面前,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资助,但是一般筹款的时效只有30天。如果社交圈子小,没有多少微信好友,甚至好友的好友都不多,那么筹到预计的金额就很成问题,很多人,还没有筹到,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了。
爆出多起造假事件,“好心人”捐款意愿下降
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让很多人对大病筹款渐渐失去了信心。
造假的事情多了,大家捐款时也越来越谨慎。基本除了认识的身边的朋友,不认识的人,基本很少捐了。
所以说,大病筹款在得病的事后应对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家庭贫困的人来说,帮助非常大。
但是,大病筹款不容易,如果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事先购买保险或者加入互助计划,就可以更加体面的看病。
3、如何看待互助计划
互助计划,其实也是从众筹这个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从2011年第一家互助平台抗癌公社成立以来,网络互助平台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
那互助计划是怎么回事呢?
互助计划,就是互帮互助
以当下热门的大病互助计划为例,用户交少量费用就可成为会员,如果有会员不幸患病,就按照“一人患病,众人均摊”的原则,获得一笔互助金。
在这个模式下,每个参与者都有双重身份,既是捐助者,也可能是获捐者,通过帮着别人来换得被帮助的机会。
4、最后,怎么选择在自己
说了这么多,最后怎么决定还是在自己,其实现在很多人对于保险的认知还停留在保费很高上,其实很多保险产品走上了高性价比的道路,不用多少钱,就能得到规避到一定的风险,得到及时的赔偿,缓解燃眉之急。
当然,实在要错过这个最好的选择,互助计划也是可以兜底参与的,毕竟也是给自己多了一个准备。最后,愿意指望众筹也可以,只要自己不担心就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