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挑战,强调了AI在游戏、翻译等领域的应用主要基于算力而非理解,真正的理解和通用人工智能仍需解决许多难题。作者通过《AI3.0》中的观点,提醒读者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指出机器在特定领域的高效率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智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

前言

对于人工智能,我懂的只是皮毛而已。但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已经在很多方面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中了,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去了解人工智能。AI也是现在最火热的话题,自然语言生成式大模型、视频生成式大模型不断地刷新人类认知,AI的更新迭代速度之快,加上媒体和营销号的吹嘘,甚至某些公众人物的口嗨,某种程度上会给人带来一点点恐慌。

人工智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了解它,然后理性地看待它。AI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参考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看法。前段时间看了《AI3.0》这本书,由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梅拉妮·米歇尔2019年著,由王飞跃等人翻译,2021年2月出版中文版。这本书写作时,大语言模型还未暴露在公众视野,书中对人工智能的论述放在大模型如此火热的现在仍然适用。并且,这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基本不需要AI基础也能看懂,内容也很有趣味性。

本文分享的内容来自《AI3.0》的序:《等那一口仙气儿》,人给机器吹一口仙气儿,机器就有灵魂了吗?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

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

用人工智能算法练习打游戏,是挖掘算法潜能、理解算法机理的有效途径。智能算法打游戏基本是无监督学习的过程,典型的比如《打砖块》游戏,人不能事先给机器注入太多游戏策略,或者有利于获胜的先验知识,只能把游戏规则灌输给算法,剩下的就全看机器自己的“修炼”了。

通过前面的简要分析,大家理解了 ConvNets 中最重要的是参数调节,在游戏领域就是机器的游戏策略选择。事先存储再多的游戏策略,在暴力算法面前其实也是不堪一击的,这其实是 AlphaZero 最终完胜人类的奥秘。人类棋手或者游戏玩家的“功力”往往来自经验,也就是人们积攒的大量的套路,这些套路只是针对某个封闭对弈空间的有限选择。如果机器只会模仿人的经验策略,它就不能获得独立应对意外局面的能力,机器必须进入更大的对弈空间,这就是强化学习的含义。例如查德·萨顿(Richard Sutton)所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斌哥ge

非常感谢,祝你一切顺利。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