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同步与通信

本文档详细记录了操作系统实验中的同步与通信任务。实验包括:通过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与前驱关系,使用信号量解决火车票售票与退票的同步问题,以及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此外,还探讨了共享内存、管道(无名管道和有名管道)的使用,以及进程间通信的同步机制。实验结果验证了同步机制的有效性。

1. 实验目的

  • 系统调用的进一步理解
  • 进程上下文切换
  • 同步与通信方法

2. Task 1

通过fork的方式,产生4个进程P1,P2,P3,P4,每个进程打印输出自己的名字,例如P1输出“I am the process P1”。要求P1最先执行,P2、P3互斥执行,P4最后执行。通过多次测试验证实现是否正确。

2.1. 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semaphore.h>

sem_t *x1_signal=NULL;
sem_t *x2_signal=NULL;
sem_t *x3_signal=NULL;

int main()
{
        pid_t P2,P3,P4;
        x1_signal=sem_open("x1_signal",O_CREAT,0666,1);//控制P2与P3之间的互斥访问,信号量初始值为1
        x2_signal=sem_open("x2_signal",O_CREAT,0666,0);//控制P2与P4之间的先后访问,信号量初始值为0
        x3_signal=sem_open("x3_signal",O_CREAT,0666,0);//控制P3与P4之间的先后访问,信号量初始值为0

        P2=fork();//创建进程P2
        if(P2<0)
        {
                perror("创建进程P2出错!");
        }
        if(P2==0)
        {
                //当前进程为P2
                sem_wai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锁定信号量x1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2!\n");
                sem_pos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释放信号量x1
                sem_post(x2_signal);//实现P2、P4先后访问,P2完成后释放x2信号
        }
        if(P2>0)
        {
                //当前进程为P1
                P3=fork();//创建P3进程
                if(P3<0)
                {
                        perror("创建进程P3出错!");
                }
        if(P3==0)
                {
                        //当前进程为P3
                        sem_wai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锁定信号量x1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3!\n");
                        sem_pos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释放信号量x1
                        sem_post(x3_signal);//实现P3、P4先后访问,P3完成后释放x3信号
                }
                if(P3>0)
                {
                        //当前进程为P1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1!\n");//由于P1是P2、P3、P4的父进程所以P1一定会是第一个执行
                        P4=fork();//创建P4进程
                        if(P4<0)
                        {
                                perror("创建进程P4出错!");
                        }
                        if(P4==0)
                        {
                                //当前进程为P4
                                sem_wait(x2_signal);//实现P2与P4先后访问,等待x2信号
                                sem_wait(x3_signal);//实现P3与P4先后访问,等待x3信号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4!\n");
                        }
                }

        }
        sem_close(x1_signal);
        sem_close(x2_signal);
        sem_close(x3_signal);
        sem_unlink("x1_signal");
        sem_unlink("x2_signal");
        sem_unlink("x3_signal");
        return 0;
} 

2.2. 实验分析

2.2.1. 前驱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驱关系:P={P1、P2、P3、P4}={(P1,P2),(P1,P3),(P2,P4),(P3,P4)}

2.2.2. 进程实现

将主函数作为P1进程,进程创建的流程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得到进程树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3. 信号量机制

  • 根据上述进程实现分析可知,主函数作为P1进程,P1进程的子进程包括P2、P3、P4进程,所以可以通过fork函数,我们就可以实现,P1进程最先执行的目标
  • 使用信号量x1实现P2、P3的互斥执行,信号量初始值为1
  • 使用信号量x2实现P2、P4的先后执行,信号量初始值为0
  • 使用信号量x3实现P3、P4的先后执行,信号量初始值为0
(1) 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

设x1为互斥信号量,初值为1,取值范围为(-1,0,1)。当x1=1时,表示两个进程P2、P3皆未进入需要互斥的临界资源区;当x1=0时,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运行,另外一个必须等待,挂入阻塞队列;当x1=-1时,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运行,另一个进程因为等待而阻塞在信号量队列中需要被当前已在临界区运行的进程退出时唤醒。

  • 代码(伪)描述如下。
        P2() {
                sem_wai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锁定信号量x1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2!\n");//临界资源
                sem_pos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释放信号量x1
        }
        P3() {
                sem_wai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锁定信号量x1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3!\n");//临界资源
                sem_post(x1_signal);//实现P2、P3互斥访问,释放信号量x1
        }

在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互斥时,应该注意,wait(x1)和signal(x2)应该成对出现。缺少wait将会导致系统混乱,不能保证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缺少signal江湖导致临界资源永远不被释放,从而使因等待该资源而阻塞的进程不能被唤醒。

(2) 利用信号量实现前驱关系

现有两组并发执行的进程,分别为P2->P4、P3->P4。我们使P2、P4共享一个公用信号量x2,P3、P4共享一个公共信号量x3,并赋初值为0,将signal(x2)放在P2语句后面,signal(x3)放在P3语句后面,wait(x2)、wait(x3)放在P4语句前面。
代码(伪)描述如下。

        P2() {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2!\n");//临界资源 
                sem_post(x2_signal);//实现P2、P4先后访问,P2完成后释放x2信号
        }
        P3() {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3!\n");//临界资源
                sem_post(x3_signal);//实现P3、P4先后访问,P3完成后释放x3信号
        }
        P4() {
                sem_wait(x2_signal);//实现P2与P4先后访问,等待x2信号
                sem_wait(x3_signal);//实现P3与P4先后访问,等待x3信号
                printf("I am the process P4!\n");
        }

由于x2、x3被初始化为0,若P4先执行必定阻塞,只有在进程P2、P3完成执行,signal(x2)、signal(x3)使得x2、x3的值增为1,P4进程才能成功执行。

2.3. 实验结果

编译并运行程序,每个程序成功打印出自己的名字。并发现存在两种运行结果分别为:
P1->P2->P3->P4或是P1->P3->P2->P4。均符合题目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Task 2

火车票余票数ticketCount 初始值为1000,有一个售票线程,一个退票线程,各循环执行多次。添加同步机制,使得结果始终正确。要求多次测试添加同步机制前后的实验效果。(说明:为了更容易产生并发错误,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增加一些pthread_yield(),放弃CPU,并强制线程频繁切换,例如售票线程的关键代码。

temp=ticketCount;
pthread_yield();
temp=temp-1;
pthread_yield();
ticketCount=temp;

退票线程的关键代码:

temp=ticketCount;
pthread_yield();
temp=temp+1;
pthread_yield();
ticketCount=temp;

3.1. 未添加同步机制

3.1.1. 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pthread.h>
#include<semaphore.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string.h>

volatile int ticketCount=1000;

void *Sale(void *arg){
        int num,temp;
        num=atoi(arg);

        for(int i=0;i<num;i++){
                temp=ticketCount;
                pthread_yield();
                temp=temp-1;
                pthread_yield();
                ticketCount=temp;
        }
}

void *Refund(void *arg){
        int num,temp;
        num=atoi(arg);

        for(int i=0;i<num;i++){
                temp=ticketCount;
                pthread_yield();
                temp=temp+1;
                pthread_yield();
                ticketCount=temp;
        }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f(argc!=3){
                printf("请输入正确参数!\n");
                exit(0);
        }
        printf("初始化总票数为:%d\n",ticketCount);
        printf("总售票票数为:%s\n",argv[1]);
        printf("总退票票数为:%s\n",argv[2]);
        pthread_t P1,P2;
        pthread_create(&P1,NULL,Sale,argv[1])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