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分层

本文深入解析TCP/IP协议系统,涵盖其任务与功能,包括消息分解、网络适配、寻址与路由选择、错误及流量控制等。同时,对比TCP与UDP协议特性,阐述数据在网络各层的传输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TCP/IP协议系统的任务
分解消息为可管理的模块,并且能够将其有效的通过介质传输
与网络适配器硬件连接
寻址,发送端能够定位接收端的计算机,接收端计算机能够识别要接受的数据
路由选择,将数据路由到目的计算机所在的子网中
执行错误控制、流量控制和确认
从应用程序接收数据并传输到网络
从网络中接收数据并传输到应用程序
TCP/IP模型层名作用数据包名称
网络访问层提供了与物理网络连接的接口,针对传输介质设置数据的格式,根据硬件的物理地址实现数据的寻址,对数据在物理网络中的传递提供错误控制帧 / 访问层的最低子层转化为比特流
网际层提供独立于硬件的逻辑寻址,实现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让数据能够在具有不同物理结构的子网之间传递,支持网间(多个局域网相互连接而成的较大的网络)的数据传递,提供路由功能来降低流量数据报
传输层为网络提供了流量控制、错误控制、确认服务。充当网络应用程序的接口分段、数据报
应用层为网络排错、文件传输、远程控制、Internet操作提供了应用程序,支持应用编程接口(API),使针对特定操作系统编写的程序能够访问网络消息
OSI模型层名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接口,支持文件传输、通信功能的网络应用
表示层把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管理数据加密与压缩
会话层在计算机的通信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
传输层为网络提供错误控制和数据流控制
网络层支持逻辑寻址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提供与网络适配器相连的接口,维护子网的逻辑链接
物理层把数据转换为传输介质上的电子流或模拟脉冲,并且监视数据的传输

基本场景:

  1. 数据从工作在应用层的协议、网络服务、应用编程接口(API),通过TCP或UDP端口传递到两个传输层协议中的一个。程序可以根据需要通过TCP或UDP访问网络。
  2.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更加复杂的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确保数据的发送质量,比UDP可靠,但是慢
  3. UDP是无连接的协议,把错误控制的责任交给了应用
  4. 数据分段传递到网际层,IP协议再次使用逻辑寻址信息,并且把数据封装为数据报
  5. IP数据报进入到网络访问层,传递到与物理网络相连接的软件组件,访问层创建了一个或者多个帧,从而进入到物理网络,帧包含物理地址信息(由网际层的ARP协议得到的,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6. 数据帧被转化为比特流,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