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系统的数据库版本质量控制

本文探讨了大型系统DBA在管理数据库版本时面临的复杂性,包括手动编写的风险、版本一致性、实施流程优化、工具使用、异常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强调了自动化工具在减少人为错误和提升版本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似乎是DBA工作中最为无聊、繁琐以及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这也许是DBA工作中,最可能一击致命,产生巨大损失的工作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LOW,但是对于DBA工作来说,却是基石般的存在。
​从最朴素的角度上来看,投产上线的数据库版本只有两部分,一部分是DDL文件,另一部分是在OS上运行生效DDL文件的脚本。当一个系统里的数据库表并不多的时候,数据库版本可以作为应用程序版本的一部分。数据库建表、变更,由开发者或者运维者执行生效到生产环境即可。往往有经验的开发者或者架构师,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一眼看出版本生效是否存在风险并给出回避方案。
当系统越做越大,变得复杂起来,数据库表变得种类繁多,开发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通常会有出现两种选择。一种是,谁的表谁管,即每次投产的数据库变更归对应的开发者,依然视为应用程序版本的一部分。另一种是,整个系统的所有数据库变更,由某一个DBA来统一实施。
前一种方式,往往会产生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实施方案。因为每个程序员都有自己的开发习惯和喜欢用的脚本。如果这个系统,不仅复杂,而且还很重要。那么这个系统的架构师就不得不花加倍的时间,来复核这些五花八门的方案的正确性和风险程度,以确保投产上线的万无一失。
这时候,另一种模式会有个显著的好处,因为它有一个统一的实施工艺,这对于系统架构师或许会非常的重要。因为无论这个系统里面有多少数据库表,架构师只需要审核有限种类的实施方法就行了。毕竟只有一个实施的DBA,怎么着也不可能做出太多的实施方案。不过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对这个实施的DBA可不是什么友好的事情。我们来想象一下,若是一个DBA做一个超大规模的数据库版本,可能会遇到什么?
版本准备阶段,这指的是上线范围确认之后,到上线投产之前,做准备的阶段。

  1. 手滑风险
    如果一次投产,仅仅是新建一张表或者加一个索引。选择手搓一个SQL语句并拍到环境里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不能说这有什么非常不合理。但是手写数据库DDL和生效脚本绝对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一件事情。也许在测试环境或者专门的版本验证环境运行一次版本,能有效的挡住一些错误,但是绝对不会是万无一失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数据库表的最后一个RANGE的范围(000-999)手滑写成了(000-998),凑巧测试环境,并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