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第一个是感知,既车辆的检测,第二个是车辆身份的识别,第三是车辆身份的比对,第四个是车辆的行为分析,第五个是驾控,也就是现在非常火的汽车辅助驾驶与无人驾驶。
车辆检测与感知
检测就是计算机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把其中的车辆或其它关注目标准确的“框”出来,检测是很多系统的基础。在2012年以前,很多智能交通系统中用的检测是一种基于运动的检测,这种检测会受天气、光线等方面的影响,在不同天气下会存在很多问题。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是基于车辆的轮廓和形态的检测,是完全模拟人看车的方式,只要人眼可以辨识那是一辆车,就可以“框”出来,这个就可以解决很多过去车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排除了天气光线等来带的干扰。
路口的感知
目前的国内很多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很严重,很多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配时其实并不是最优的,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精确感知检测,可以精准的感知交通路口各个方向的车辆数量、流量和密度,从而可以给交通路口的最优配时提供准确依据。如果各个路口都用上这种车辆检测技术,那对交通拥堵将是极大的缓解。
路段的感知
经过过去几年的建设,我国的大中型城市都安装了很多监控摄像头,通过路段的感知,可以基于原有监控系统获取到道路的总体交通路况,通过这种车辆检测技术就可以为道路路况分析、交通大数据、交通规划等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路侧停车的感知
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个是路侧违法停车的感知和抓拍,不再需要摄像机去轮询检测,大大提高了摄像机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个就是路侧停车位的管理,之前的方案在外场要感知车位是否被占用,一般通过地磁感知,成本非常高,系统可靠性也是问题;基于图像的识别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台摄像机即可监控和感知一大片区域的停车位是否被占用,成本低还所见即所得。
停车场的感知
现在室内停车场应用图像识别实现车位检测的已经比较多了,但是现在很多车的检测都是基于车牌,有车牌就可以检测出来,没车牌检测不出来,甚至有的车牌效果不太好也无法检测。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检测,只看车辆的轮廓,不看车牌,只要看起来像个车的,就可以检测出来,而且精度很高。现在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做到模拟人的视觉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