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学到用Django创建一个简单的blog,在该blog有超级管理员和可以写一些简单的blog。因为有太多琐屑的知识点,以防忘记,便先记录一下。更详细的可以搜索跟老齐学Python系列,我只是记录一些怕忘记的琐屑小点。
创建项目
在cmd命令中输入
django-admin startproject 项目名
如此便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项目创建
在创建完成之后可以继续在cmd命令行中输入
manage.py runserver
之后便会弹出一个网址,可以在浏览器上输入网址便可看见已经创建完成了的网址。
创建应用
cmd命令行中输入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blog
这样就可以创建一个应用blog。
当然也可以输入“django-admin startapp blog”来创建blog这个应用,他们两个是等价的,这是因为manage.py与django-admin.py都有startapp这个功能。
项目名文件夹下.py的功能
setting.py:这个文件中包括项目的初始化设置,可以针对整个项目进行有关的参数配置,比如配置数据库,添加应用等。
urls.py:URL配置表文件,主要将URL映射到应用程序上。当用户请求某个URL时,Django项目会根据这个文件中的映射关系指向某个目标对象,该对象可以使某个应用的urls.py文件,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视图函数。
wsgi.py:WSGI是Python所选择的服务器和应用标准。
pycache:网站运行后才出现。
应用(blog)文件夹下.py的功能
admin.py:可以自定义Django管理工具,比如设置在管理界面能够管理的项目,或者通过重新自定义与系统管理的项目,或者通过重新自定义与系统管理有关的类对象,向管理功能增加新的内容。
apps.py:通常包含对应用的配置,比如为管理功能提供一个适合的应用名称。
migrations:这是一个目录,用于存储数据表结构的指令,通过这些指令可以修改和创建数据库,从而在models.py模型类和数据库表之间迁徙。
models.py:应用的数据模型。
tests.py:在这个文件中可以编写测试文档来测试所建立的应用。
view.py:一个重要的文件,用户保存响应各种请求的函数或者类,如果编写的是函数,则称之为基于函数的视图;如果编写的是类,则称之为基于类的视图。views.py就是保存函数或者类的视图文件。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文件名称,只不过在引入相应函数或者类时,要注意名臣的正确性,views.py是我们习惯的文件名称。
db.sqlite3
SQLite是Python默认安装的数据库,在Django中默认使用。
settings.py 里的内容说明
DEBUG:其值为True或者False。开发时候设置为True,发布在服务器上时设置为False。
ALLOWED_HOSTS:在DEBUG为True时,其值可以为空。部署到生产环境中时,要把主域名填写在这里,才可以通过域名访问到本网站。
INSTALLED_APPS:应用写在这里才能生效,创建应用后注意这里是否有自己创建应用的应用名。
DATABASES:这里可以配置数据库。Django可以支持多种数据库。
LANGUAGE_CODE:设置项目的语言,一般不用设置,非用汉语可以设置成’zh-hans’。
TIME_ZONE:设置时区,一般为东八区设置为“Asia/Shanghai”。
因为多而琐碎,至于之后的下次再记录下来,这次暂且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