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次java 垃圾回收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与策略,包括标记-清除、复制、标记整理算法,以及年轻代与老年代的内存管理。揭示了GC如何避免内存泄漏,保持程序高效运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梗,说在食堂吃饭,吃完饭把盘子带走的是c++程序员,吃完直接走的是 java程序员?

在 Java 中,似乎我们不用对垃圾回收那么的专注,很多初学者不懂 GC(比如博主),也依然能写出一个能用甚至还不错的程序或系统。但其实这并不代表 Java 的 GC 就不重要。相反,它是那么的重要和复杂,以至于出了问题,那些初学者除了打开 GC 日志,看着一堆0101的天文,啥也做不了。?

在此强调,GC不是java特有的
1960年,基于 MIT 的 Lisp 首先提出了垃圾回收的概念,而这时 Java 还没有出世呢!所以实际上 GC 并不是Java的专利,GC 的历史远远大于 Java 的历史!

引用计数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ack的引用就是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为null时,将被回收
引用计数算法是将垃圾回收分摊到整个应用程序的运行当中了,而不是在进行垃圾收集时,要挂起整个应用的运行,直到对堆中所有对象的处理都结束。因此,采用引用计数的垃圾收集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Stop-The-World"的垃圾收集机制。

看似很美好,但我们知道JVM的垃圾回收就是"Stop-The-World"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最终放弃了引用计数算法呢?写个例子

public class ReferenceCountingGC {

    public Object instance;

    public ReferenceCountingGC(String 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GC(){

    ReferenceCountingGC a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objA");
    ReferenceCountingGC b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objB");

    a.instance = b;
    b.instance = a;

    a = null;
    b = null;
}

由于他们相互引用着对方,导致它们的引用计数永远都不会为0,通过引用计数算法,也就永远无法通知GC收集器回收它们

怎么回收垃圾?

标记 — 清除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是最基础的一种垃圾回收算法,它分为2部分,先把内存区域中的这些对象进行标记,哪些属于可回收标记出来,然后把这些垃圾拎出来清理掉。就像上图一样,清理掉的垃圾就变成未使用的内存区域,等待被再次使用。

这逻辑再清晰不过了,并且也很好操作,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内存碎片。

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 2M的内存区域,其中有2个 1M 是没法用的。这样就导致,其实我们本身还有这么多的内存的,但却用不了。

复制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算法(Copying)是在标记清除算法上演化而来,解决标记清除算法的内存碎片问题。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保证了内存的连续可用,内存分配时也就不用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情况,逻辑清晰,运行高效。

上面的图很清楚,也很明显的暴露了另一个问题,64g内存只能当做32g内存来用?代价实在太高。

标记整理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 — 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再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区域。

标记整理算法一方面在标记-清除算法上做了升级,解决了内存碎片的问题,也规避了复制算法只能利用一半内存区域的弊端。看起来很美好,但从上图可以看到,它对内存变动更频繁,需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在效率上比复制算法要差很多。

内存模型与回收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ava 堆(Java Heap)是JVM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堆又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一下 Java 堆的结构。

Java 堆主要分为2个区域-年轻代与老年代,其中年轻代又分 Eden 区和 Survivor 区,其中 Survivor 区又分 From 和 To 2个区。可能这时候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需要 Survivor 区,为什么Survivor 还要分2个区。不着急,我们从头到尾,看看对象到底是怎么来的,而它又是怎么没的。

Eden 区

IBM 公司的专业研究表明,有将近98%的对象是朝生夕死,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大多数情况下,对象会在新生代 Eden 区中进行分配,当 Eden 区没有足够空间进行分配时,虚拟机会发起一次 Minor GC,Minor GC 相比 Major GC 更频繁,回收速度也更快。

通过 Minor GC 之后,Eden 会被清空,Eden 区中绝大部分对象会被回收,而那些无需回收的存活对象,将会进到 Survivor 的 From 区(若 From 区不够,则直接进入 Old 区)。

Survivor 区

Survivor 区相当于是 Eden 区和 Old 区的一个缓冲,类似于我们交通灯中的黄灯。Survivor 又分为2个区,一个是 From 区,一个是 To 区。每次执行 Minor GC,会将 Eden 区和 From 存活的对象放到 Survivor 的 To 区(如果 To 区不够,则直接进入 Old 区)。

为啥需要?

不就是新生代到老年代么,直接 Eden 到 Old 不好了吗,为啥要这么复杂。想想如果没有 Survivor 区,Eden 区每进行一次 Minor GC,存活的对象就会被送到老年代,老年代很快就会被填满。而有很多对象虽然一次 Minor GC 没有消灭,但其实也并不会蹦跶多久,或许第二次,第三次就需要被清除。这时候移入老年区,很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所以,Survivor 的存在意义就是减少被送到老年代的对象,进而减少 Major GC 的发生。Survivor 的预筛选保证,只有经历16次 Minor GC 还能在新生代中存活的对象,才会被送到老年代。

为啥需要俩?

设置两个 Survivor 区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内存碎片化。

我们先假设一下,Survivor 如果只有一个区域会怎样。Minor GC 执行后,Eden 区被清空了,存活的对象放到了 Survivor 区,而之前 Survivor 区中的对象,可能也有一些是需要被清除的。问题来了,这时候我们怎么清除它们?在这种场景下,我们只能标记清除,而我们知道标记清除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存碎片,在新生代这种经常会消亡的区域,采用标记清除必然会让内存产生严重的碎片化。因为 Survivor 有2个区域,所以每次 Minor GC,会将之前 Eden 区和 From 区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 To 区域。第二次 Minor GC 时,From 与 To 职责兑换,这时候会将 Eden 区和 To 区中的存活对象再复制到 From 区域,以此反复。

这种机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整个过程中,永远有一个 Survivor space 是空的,另一个非空的 Survivor space 是无碎片的。那么,Survivor 为什么不分更多块呢?比方说分成三个、四个、五个?显然,如果 Survivor 区再细分下去,每一块的空间就会比较小,容易导致 Survivor 区满,两块 Survivor 区可能是经过权衡之后的最佳方案。

Old 区

老年代占据着2/3的堆内存空间,只有在 Major GC 的时候才会进行清理,每次 GC 都会触发“Stop-The-World”。内存越大,STW 的时间也越长,所以内存也不仅仅是越大就越好。由于复制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的老年代会进行很多次的复制操作,效率很低,所以老年代这里采用的是标记 — 整理算法。

除了上述所说,在内存担保机制下,无法安置的对象会直接进到老年代,以下几种情况也会进入老年代。

大对象

大对象指需要大量连续内存空间的对象,这部分对象不管是不是“朝生夕死”,都会直接进到老年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在 Eden 区及2个 Survivor 区之间发生大量的内存复制。当你的系统有非常多“朝生夕死”的大对象时,得注意了。

长期存活对象

虚拟机给每个对象定义了一个对象年龄(Age)计数器。正常情况下对象会不断的在 Survivor 的 From 区与 To 区之间移动,对象在 Survivor 区中每经历一次 Minor GC,年龄就增加1岁。当年龄增加到15岁时,这时候就会被转移到老年代。当然,这里的15,JVM 也支持进行特殊设置。

动态对象年龄

虚拟机并不重视要求对象年龄必须到15岁,才会放入老年区,如果 Survivor 空间中相同年龄所有对象大小的总合大于 Survivor 空间的一半,年龄大于等于该年龄的对象就可以直接进去老年区,无需等你“成年”。

这其实有点类似于负载均衡,轮询是负载均衡的一种,保证每台机器都分得同样的请求。看似很均衡,但每台机的硬件不通,健康状况不同,我们还可以基于每台机接受的请求数,或每台机的响应时间等,来调整我们的负载均衡算法。

部分摘抄:《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