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基础,协议
糊糊67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网络基础概念、OSI七层模型、数据包封装和分用
概念网络互联: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完成数据共享俩台主机可以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通信,若不在的话通过路由器来通信,局域网不包含路由器,如果俩台主机要实现进程通信,首先要约定好传输层协议类型局域网LAN: 计算机数量更多了, 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广域网WAN: 将远隔千里的计算机都连在一起实际的网络通信很复杂需要分层,分层最大的好处就是"封装"NCP: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原创 2019-07-11 10:12:11 · 1039 阅读 · 0 评论 -
TCP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的过程双方各自向对方发送FIN,在各自向对方发送ACK,中间的俩次交互可能合并成一个四次挥手的状态转换原创 2019-07-30 10:19:00 · 127 阅读 · 0 评论 -
TCP协议(二)
TCP最核心的机制可靠传输提高传输效率原创 2019-07-24 14:52:57 · 133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四大主要层次之传输层
概念:负责数据能够从发送端传输接收端端口号的划分:0 - 1023: 知名端口号, HTTP, FTP, SSH等这些广为使用的应用层协议, 他们的端口号都是固定的.ssh服务器, 使用22端口ftp服务器, 使用21端口telnet服务器, 使用23端口http服务器, 使用80端口https服务器, 使用4431024 - 65535: 操作系统动态分配的端口号. ...原创 2019-07-19 15:52:27 · 459 阅读 · 0 评论 -
TCP和UDP的对比
如果优先使用可靠传输,优先考虑TCP如果传输的单个数据报比较大,使用TCP如果对可靠性要求不大,但对性能要求很大,优先考虑UDP如果要实现广播,优先考虑UDP只能在应用层通过代码手动实现UDP来完成传输...原创 2019-07-19 15:50:42 · 210 阅读 · 0 评论 -
TCP协议(一)
TCP协议格式-源/目的端口号: 表示数据是从哪个进程来, 到哪个进程去;32位序号/32位确认号4位TCP报头长度: 表示该TCP头部有多少个32位bit(有多少个4字节); 所以TCP头部最大长度是15 * 4 = 606位标志位URG: 紧急指针是否有效ACK: 确认号是否有效PSH: 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刻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RST: 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原创 2019-07-17 09:49:40 · 201 阅读 · 0 评论 -
UDP协议
一、UDP协议16位UDP长度, 表示整个数据报(UDP首部+UDP数据)的最大长度;如果校验和出错, 就会直接丢弃;由16位源端口号,16位目睹端口号,16位UDP长度,16位UDP检验和,数据组成UDP特点UDP传输的过程类似于寄信.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 不需要建立连接;不可靠: 没有确认机制, 没有重传机制; 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 ...原创 2019-07-19 13:50:52 · 241 阅读 · 0 评论 -
只要通信的俩台主机,约定好协议就可以了吗?
不是的,处理约定协议还需要约定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套大家都遵守的标准,这就是网络协议原创 2019-07-11 12:02:35 · 229 阅读 · 0 评论 -
TCP的三次握手
为什么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首先非常明确的是两次握手是最基本的。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了个连接请求消息到服务端,服务端收到信息后知道自己与客户端是可以连接成功的,但此时客户端并不知道服务端是否已经接收到了它的请求,所以服务端接收到消息后的应答,客户端得到服务端的反馈后,才确定自己与服务端是可以连接上的,这就是第二次握手。客户端只有确定了自己能与服务端连接上才能开始发数据。所以两次握手肯定是最基本...原创 2019-07-11 10:20:45 · 174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四大层次之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IP协议)地址管理:通过一个整数来表示一个地址,IPv 4,一个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整数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1)动态分配IP,上网时分配,不上网时就不分配(2)NAT机制,由于很多主机共用一个ip地址,我们用路由器根据端口号来分配ip地址(3)IPv6,很大,能够彻底解决问题(4)使用点分十进制来表示IP地址网段划分概念:前半部分是网络号,后半部分...原创 2019-07-30 10:21:15 · 1375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