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和L2正则化(岭回归和LASSO)

本文介绍了L1正则化(LASSO)和L2正则化(岭回归)在回归问题中的应用,讨论了两者在求解效率、解的稀疏性以及在特征选择上的区别,并通过图例解释了L1正则化的稀疏性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写到了L1损失函数和L2损失函数,本文将讲述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损失函数和正则化是作用不同的两个部分,我们将在文中对其进行辨析。

L1和L2正则化

       假设我们考虑一个回归问题,数据集 D = { ( x 1 ⃗ , y 1 ) , ( x 2 ⃗ , y 2 ) , ⋯   , ( x n ⃗ , y n ) } D = \left\lbrace (\vec{x_1},y_1),(\vec{x_2},y_2),\cdots,(\vec{x_n},y_n) \right\rbrace D={ (x1 ,y1),(x2 ,y2),,(xn ,yn)},此处我们选择L2损失函数,则模型优化的目标为: min ⁡ w ⃗ ∑ i = 1 n ( y i − w ⃗ T x i ) 2 \min_{\vec{w}} \sum_{i=1}^{n}(y_i-\vec{w}^Tx_i)^2 w mini=1n(yi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L1L2正则化的概念及区别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顾一下L1L2正则化的基本定义公式,然后比较它们的应用场景。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我需要确保引用的信息准确,并且在回答中正确标注来源。 首先,定义部分。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提到,L1正则化对应的是1-范数,而L2正则化2-范数。例如,引用[1]引用[4]都提到了这一点。L1正则化的公式应该是权重的绝对值之,而L2是平方的开方,但在机器学习中通常表示为平方的一半,可能为了方便求导。例如,引用[2]提到L1L2作为惩罚项,添加到损失函数中。引用[3]详细说明了L1的特点,比如稀疏性特征选择,而L2倾向于分散权重。 接下来需要整理两者的区别。根据引用[3],L1会生成稀疏权重向量,有助于特征选择,而L2让权重更小,避免过拟合。此外,L2在优化时更平滑,更容易收敛,可能更适合高相关性的特征情况。应用场景方面,L1适用于特征选择需求高的场景,如高维数据;L2适用于需要模型稳定性的情况,如防止过拟合。 还需要注意公式的正确性。根据引用[4],L2的公式是权重的平方,而L1是绝对值之。在数学表达上,应该使用LaTeX格式,并且按照用户的要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例如,L1正则化项是$\lambda \sum |w_i|$,而L2是$\lambda \sum w_i^2$。这里要注意,可能用户示例中的公式写法,比如是否有系数的不同,比如L2通常用的是平方的一半,但有时候文献中可能省略系数,直接写成平方乘以λ。 然后,应用场景部分需要结合引用中的内容。引用[3]提到L1的稀疏性特征选择,适用于需要模型解释性的情况,比如金融或生物医学领域。L2在引用[4]中被指出在避免过拟合时使用越来越多,适合一般性的回归问题,尤其是特征相关性高的情况,比如图像处理或自然语言处理。 可能还需要考虑两者的几何解释,L1正则化在参数空间中形成菱形约束,导致解在角点上,从而产生稀疏性;而L2形成圆形约束,解更靠近原点,参数更小但非零。这一点在引用中可能没有直接提到,但根据知识库外的知识,可能需要补充,但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没有相关描述,所以可能不需要包含。 最后,确保引用的正确标注。例如,当提到L1的特征选择时,引用[3]中有相关说明,所以在句末添加[^3]。当提到L2防止过拟合时,引用[4]提到这一点,所以标注[^4]。每个引用要对应正确的内容来源。 现在需要组织回答的结构,先定义,再公式,再区别,最后应用场景。确保每个部分都有对应的引用支持,并且正确使用LaTeX格式。检查是否有遗漏的要点,比如优化时的计算差异,比如L1在0点不可导,可能需要使用次梯度等方法,而L2处处可导,更容易优化。这一点在引用中没有提到,但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可能不需要深入,或者可以简要提及,但如果没有引用支持的话可能需要省略。 总结,回答的结构应该是: 1. 定义公式:分别介绍L1L2,给出数学表达式,引用对应的来源。 2. 核心区别:稀疏性、特征选择、解的特性、优化难易等,引用相关引用。 3. 应用场景:各自适用的场景,引用中的例子。 4. 相关问题:生成三个相关问题,如优化方法、如何选择、组合使用等。 现在需要将这些内容用中文清晰表达,并确保每个引用的位置正确,公式格式正确,没有语法错误。</think>### L1正则化与L2正则化的概念及区别 #### 1. **定义与公式** - **L1正则化**(LASSO回归):在损失函数中添加权重的**绝对值之**作为惩罚项,表达式为: $$J(\mathbf{w}) = \text{原始损失函数} + \lambda \sum_{i=1}^n |w_i|$$ 其中$\lambda$为正则化强度,$w_i$为模型参数[^1][^2]。 - **L2正则化**(岭回归):在损失函数中添加权重的**平方**作为惩罚项,表达式为: $$J(\mathbf{w}) = \text{原始损失函数} + \lambda \sum_{i=1}^n w_i^2$$ L2正则化通过限制权重的大小防止过拟合。 #### 2. **核心区别** | **特性** | **L1正则化** | **L2正则化** | |----------------|-----------------------------------------------------------------------------|-----------------------------------------------------------------------------| | **稀疏性** | 倾向于将部分权重置零,生成稀疏解,适用于特征选择[^3]。 | 使权重整体趋近于较小值,但不为零。 | | **几何解释** | 参数空间的菱形约束,解可能出现在顶点(即某些参数为0)。 | 参数空间的圆形约束,解靠近原点,参数分布更均匀。 | | **优化特性** | 在0点不可导,需使用次梯度等方法优化。 | 处处可导,优化更稳定。 | | **抗噪声能力** | 对异常值鲁棒性较强[^3]。 | 对异常值敏感,但能减少参数波动。 | #### 3. **应用场景** - **L1正则化**: - **高维数据**(如基因表达数据),需筛选关键特征。 - **模型可解释性要求高**的场景(如金融风控、医学诊断)。 - **L2正则化**: - **特征相关性高**(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向量)。 - **防止过拟合**,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如图像分类)[^4]。 #### 4. **选择建议** - 若特征数量远大于样本量,优先使用L1正则化以简化模型。 - 若特征间高度相关,L2正则化能更稳定地分配权重。 - 也可结合两者(Elastic Net),平衡稀疏性与平滑性[^3]。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