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文件操作详细教程
在磁盘上读写文件的功能都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现代操作系统不允许普通的程序直接操作磁盘,所以,读写文件就是请求操作系统打开一个文件对象,然后,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从这个文件对象中读取数据,或者把数据写入这个文件对象。
python文件操作的一般步骤是:打开文件,读取文件/写入文件,关闭文件三部分
python的打开文件操作:
python打开文件使用open函数,open函数可以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文件的路径,第二个参数是文件打开的模式
文件打开模式有以下几种,这些模式还可以组合使用:
r | 只读模式 |
w | 写入模式
|
a | 追加模式 |
r+ w+ a+ | 读写模式 |
rb
| 二进制读模式 |
wb | 二进制写模式 |
ab | 二进制追加模式 |
rb+ wb+ | 二进制读写模式 |
ab+ | 二进制追加模式 |
如以只读模式打开一个文件对象可以这样写:
f = open("./static/1.txt", 'r')
文件的关闭操作:
python的关闭操作很简单,是用的是close()函数
f.close()
python的读文件操作:
读文件操作是文件操作指针根据读取长度前移进行数据读取的,常用的函数有:
read([size])
# size为读取的长度,以byte为单位
# 读文件模式打开文件 f = open("./static/1.txt", 'r') # 从指针为0的位置开始读取,一次性读取文件所有内容, print(f.read()) # 此时文件指针已经到达文件末尾,如果需要重头开始读取,需要使用seek()函数重置指针位置 f.seek(0) # 从指针为0的位置开始读取,读取三个字节 print(f.read(3)) # 从指针为3的位置开始读取,读取三个字节 print(f.read(3)) # 关闭文件 f.close()
调用read()会一次性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有时候文件很大,一次性读取全部内存就爆了,所以,要保险起见,可以循环调用read(size)方法,每次最多读取size个字节的内容:
# 读文件模式打开文件 f = open("./static/1.txt", 'r') char = f.read(3) # 每次读取3个字节,直到char读取不到值位置 while char: print(char) char = f.read(3) # 关闭文件 f.close()
readline([size])
# 读一行,如果定义了size,有可能返回的只是一行的一部分
# 读文件模式打开文件 f = open("./static/1.txt", 'r') # 文件指针从0位置开始读取一次读取一整行 print(f.readline()) # 从第二行最开始读取,读取5个字节,如果该行长度大于5,说明本次未读完 print(f.readline(5)) # 由于上次第二行未读完,本次读取仍然从上一次指针位置开始读取,直到第二行行尾 print(f.readline()) # 关闭文件 f.close()
每次一行,循环读取,直到文件末尾
# 读文件模式打开文件 f = open("./static/1.txt", 'r') char = f.readline() # 每次读取3个字节,直到char读取不到值位置 while char: print(char) char = f.readline() # 关闭文件 f.close()
readlines([size])
# 把文件每一行作为一个list的一个成员,并返回这个list。其实它的内部是通过循环调用readline()来实现的。如果提供size参数,size是表示读取内容的总长,也就是说可能只读到文件的一部分。
# 读文件模式打开文件 f = open("./static/1.txt", 'r') # 一次性读取所有内容,每行内容为list的一个成员 print(f.readlines()) # 关闭文件 f.close()
打印出来的内容是这样子:
['123456789ABCd\n', '23456789\n', '3456789\n', '456789']
Python的写操作:
python的写入操作时,需要使用写、读写或者追加的模式打开文件
write(str)
# 把str写到文件中,write()并不会在str后加上一个换行符
writelines(list)
# 把list的内容全部写到文件中(多行一次性写入)。这个函数也只是忠实地写入,不会在每行后面加上任何东西。
f = open("./static/1.txt", 'w') f.writelines(['aaaa\n','bbbb\n','cccc\n','dddd\n']) f.close()
除了前面说的方法,文件对象还有一些其它的属性和方法:
buffer |
|
closed |
|
detach() |
|
encoding |
|
errors |
|
fileno() | 返回一个长整型的”文件标签“ |
flush() | 把缓冲区的内容写入硬盘 |
isatty() | 文件是否是一个终端设备文件(unix系统中的) |
line_buffering |
|
mode |
|
newlines |
|
name |
|
readable() |
|
seek(offset[,whence]) | 将文件打操作标记移到offset的位置。这个offset一般是相对于文件的开头来计算的,一般为正数。但如果提供了whence参数就不一定了,whence可以为0表示从头开始计算,1表示以当前位置为原点计算。2表示以文件末尾为原点进行计算。需要注意,如果文件以a或a+的模式打开,每次进行写操作时,文件操作标记会自动返回到文件末尾。 |
seekable() |
|
tell() | 返回文件操作标记的当前位置,以文件的开头为原点 |
truncate([size]) | 把文件裁成规定的大小,默认的是裁到当前文件操作标记的位置。如果size比文件的大小还要大,依据系统的不同可能是不改变文件,也可能是用0把文件补到相应的大小,也可能是以一些随机的内容加上去 |
wri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