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个BUG报告?

为什么是好的Bug报告?

如果您的错误报告是有效的,那么它得到修复的机会就会更高。因此,修复bug取决于您如何有效地报告它。报告错误只是一种技能,我将解释如何实现这一技能。

“编写问题报告(bug报告)的目的是修复bug”-由CemKaner编写。如果测试人员没有正确报告错误,程序员很可能会拒绝此错误,称其为不可复制的。

这会伤害测试员的道德,有时也会伤害自我。(我建议不要保持任何自我。自我就像“我正确地报告了错误”、“我可以复制它”、“为什么他/她拒绝了这个错误?”、“这不是我的错”等等)。

一个好的软件缺陷报告的质量是什么?
任何人都可以写错误报告。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有效的bug报告。

您应该能够区分一般的bug报告和好的bug报告。如何区分好的和坏的错误报告?非常简单,应用以下特性和技术报告错误。

特点和技术包括:

1)有明确规定的虫号:

始终为每个bug报告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这反过来将帮助您识别错误记录。如果您正在使用任何自动错误报告工具,则每次报告错误时都会自动生成此唯一编号。

请注意您报告的每个bug的数量和简要描述。

2)可重复性:

如果您的错误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它将永远不会被修复。

您应该清楚地提到重现bug的步骤。不要假设或跳过任何复制步骤。一步描述的bug很容易复制和修复。

3)具体:

不要写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

具体点,切中要害。试着用最少的词来概括这个问题,但要用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要将多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即使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为每个问题写不同的报告。

有效的Bug报告
错误报告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份有效的bug报告与开发团队进行了良好的沟通,避免了混乱或错误沟通。

一个好的bug报告应该是简明扼要没有遗漏关键点。任何不明确的情况都会导致误解,也会减缓开发过程。缺陷写入和报告是测试生命周期中最重要但却被忽略的领域之一。

好的写作对于错误的归档是非常重要的。测试人员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用威严的语气在报告里。这破坏了士气,造成了一种不健康的工作关系。用暗示的语气。

别以为开发人员犯了一个错误,因此您可以使用严厉的话。在报告之前,同样重要的是检查是否报告了相同的bug。

重复的错误是测试周期中的一个负担。检查所有已知bug的清单。有时,开发人员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个问题,并在以后的版本中忽略了这个问题。也可以使用Bugzilla这样的工具自动搜索重复的bug。但是,最好手动搜索任何重复的bug。

错误报告必须通信的导入信息是“怎么做?”和“在哪里?”报告应该清楚地回答测试是如何进行的,缺陷发生在哪里。读者应该很容易地复制错误,并找到错误所在。

记住编写错误报告的目的就是让开发人员可视化这个问题。他/她应该清楚地理解错误报告中的缺陷。请记住提供开发人员正在寻找的所有相关信息。

另外,请记住,bug报告将保留下来供以后使用,并且应该用所需的信息很好地编写。使用有意义的句子和简单的单词来描述你的虫子。不要使用令人费解的语句来浪费审阅者的时间。

将每个bug报告为一个单独的问题。在单个错误报告中出现多个问题时,除非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否则无法关闭它。

所以最好是把问题分成不同的错误。这确保了每个bug都可以单独处理。一个写得很好的bug报告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他们的终端复制bug。这也有助于他们诊断问题。

怎么报告臭虫?
使用以下简单的Bug报告模板:

这是一个简单的错误报告格式。根据您正在使用的bug报告工具,它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您正在手动编写bug报告,那么需要特别提到一些字段,比如Bug编号,应该手动分配。

记者: 你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

产品:你在哪种产品里发现了这个漏洞。

版本: 产品版本(如果有的话)。

构成部分:这些是产品的主要子模块。

平台:提到你发现这个错误的硬件平台。各种平台如“PC”、“MAC”、“HP”、“Sun”等。

操作系统: 提到所有你发现错误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Unix,SunOS,MacOS。提到不同的操作系统版本,如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XP等,如果适用的话。

优先事项:什么时候应该修复bug?优先级通常从P1设置为P5。P1为“以最高优先级修复错误”,P5为“时间允许时的修正”。

严重程度:
这描述了bug的影响。
严重程度类型:

阻滞剂:没有进一步的测试工作可以做。
关键:应用程序崩溃,数据丢失。
专业:主要功能丧失。
未成年人:轻微的功能丧失。
琐碎的:一些UI增强。
增强:请求新特性或现有功能中的某些增强。
现状:

当您将错误记录到任何bug跟踪系统中时,默认情况下,bug状态将是‘New’。
后来,这个bug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比如修复、验证、重新打开、不会修复等等。

分配给:

如果您知道哪个开发人员负责bug发生的特定模块,那么您可以指定该开发人员的电子邮件地址。否则保持空白,因为这样会将错误分配给模块所有者,如果不是,Manager将错误分配给开发人员。可能在CC列表中添加经理的电子邮件地址。

URL:

错误发生的页面URL。

摘要:

一个简要的错误摘要,大部分是在60个字或以下。确保你的总结反映了问题所在。

描述:

对错误的详细描述。

对Description字段使用以下字段:

复制步骤:显然,请提到重现bug的步骤。
预期结果:应用程序在上述步骤上的行为方式。
实际结果:运行上述步骤的实际结果是什么,即错误行为。
这些是bug报告中的重要步骤。您还可以添加“报告类型”作为另一个字段来描述错误类型。

报告类型包括:

1)编码错误
2)设计误差
3)新建议
4)文件问题
5)硬件问题

Bug报告中的重要特征
以下是bug报告中的重要特性:

1)Bug编号/id:

bug编号或标识号(如swb 001)使错误报告和引用bug变得更加容易。开发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检查某个特定的bug是否已经修复。它使整个测试和再测试过程更加顺畅和简单。

2)Bug标题:

bug标题比bug报告的任何其他部分都更频繁地被读取。它应该能说出bug的全部内容。

bug标题应该具有足够的暗示性,使读者能够理解它。一个清晰的bug标题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并且读者可以知道错误是先前报告的还是已经修复的。

3)优先事项:

根据bug的严重程度,可以为其设置优先级。一个bug可以是一个积木,批评,主要,小,琐碎,或一个建议。可以给出从P1到P5的bug优先级,以便首先查看重要的错误。

4)平台/环境:
操作系统和浏览器配置对于明确的错误报告是必要的。这是最好的方式来沟通的错误如何可以被复制。

如果没有确切的平台或环境,应用程序的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测试端的错误可能不会在开发人员端复制。因此,最好清楚地提到检测bug的环境。

(5)说明:
bug描述有助于开发人员理解bug。它描述了遇到的问题。糟糕的描述会造成混乱,也会浪费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时间。

有必要在描述中清楚地说明效果。使用完整的句子总是有帮助的。一个很好的做法是分开描述每个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完全分解。不要使用“我认为”或“我相信”这样的术语。

6)复制步骤:
一个好的bug报告应该清楚地提到复制的步骤。这些步骤应该包括导致错误的操作。不要做一般的陈述。在接下来的步骤中要明确。

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书面程序的例子

步骤:

选择产品Abc 01。
单击“添加到购物车”。
单击“移除”将产品从购物车中移除。
7)预期和实际结果:
一个错误描述是不完整的,没有预期的和实际的结果。有必要概述测试的结果和用户应该期望的结果。读者应该知道测试的正确结果是什么。很明显,提到在测试期间发生了什么以及结果是什么。

8)截图:
一幅画胜过千言万语。以失败实例的截图为例,配上适当的标题,突出显示缺陷。用浅红色高亮显示意外错误消息。这提请注意所需的领域。

写一份好的Bug报告的一些奖励小窍门
下面给出了一些更多关于编写好的bug报告的提示:

1)立即报告问题: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任何错误,则不必等待稍后编写详细错误报告。相反,请立即编写错误报告。这将确保一个良好的和可重复的错误报告。如果稍后决定编写bug报告,那么很有可能错过报告中的重要步骤。

(2)在编写bug报告之前复制该错误三次:

你的窃听器应该是可复制的。确保您的步骤足够健壮,可以在没有任何歧义的情况下重现bug。如果您的bug不是每次都可以复制,那么您仍然可以提交一个bug,其中提到了bug的周期性。

3)在其他类似模块上测试相同的bug:

有时,开发人员对不同的相似模块使用相同的代码。因此,一个模块中的bug也更有可能发生在其他类似模块中。您甚至可以尝试找到您发现的更严重版本的bug。

4)编写一个很好的bug摘要:

bug摘要将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分析bug的性质。质量不佳的报告会不必要地增加开发和测试时间。与错误报告摘要进行良好的沟通。请记住,bug摘要被用作在bug目录中搜索bug的参考。

5)点击提交按钮前阅读错误报告:

阅读错误报告中使用的所有句子、单词和步骤。看看是否有任何句子会造成歧义,从而导致误解。为了有一个清晰的错误报告,应该避免误导性的词语或句子。

6)不要使用辱骂性语言:

很好,你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发现了一个bug,但不要用这个信用来批评开发人员或×××任何个人。

结语
毫无疑问,你的错误报告应该是一份高质量的文件.

专注于编写好的bug报告,并花一些时间在这个任务上,因为这是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主要交流点。管理者应该让他们的团队意识到,编写一个好的bug报告是任何测试人员的首要责任。

您为编写一个好的bug报告所做的努力不仅可以节省公司的资源,而且还可以在您和开发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think>嗯,用户问的是发现bug后怎么确认它是一个bug。首先,我需要回想一下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尤其是黑盒测试的相关知识。因为用户之前问过黑盒测试覆盖率的问题,可能他现在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如何确认发现的确实是一个bug。 首先,确认bug的基本步骤应该包括复现问题、检查需求文档、排除环境因素、分析日志、交叉验证以及团队评审这几个方面。用户可能需要一个结构化的方法,确保每一步都清晰可行。 然后,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身份。他可能是一个测试人员,或者是刚入行的新人,对如何确认bug的流程不太熟悉。所以回答时需要详细但不过于技术化,用实际例子帮助理解。例如,在复现问题时,强调多次尝试不同的操作路径,这样可以排除偶然因素。 另外,用户可能对如何判断是否真的违反需求存在疑问。这时候需要提到需求文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比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如果需求文档不明确,可能需要团队讨论,这点也要提到,因为实际工作中需求文档可能不完善。 环境因素也是常见的干扰项,比如浏览器版本、网络问题等,测试人员有时可能会忽略这些,导致误判。所以需要提醒用户检查测试环境,确认是否配置正确,是否有其他因素干扰。 日志分析可能对新手来说有点难度,但可以简单说明查看系统日志或数据库记录,帮助定位问题根源。交叉验证部分,可以建议使用不同设备或账户测试,确保问题不是特定环境下的偶发现象。 团队评审的部分,可能需要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与开发、产品经理讨论,避免个人主观判断。同时,需求模糊时的处理方式,也是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需要给出建议。 用户可能还想知道确认bug后的步骤,比如提交到缺陷管理系统,但当前问题主要是确认,所以可以简要提到后续步骤,但重点放在确认过程上。 最后,注意事项部分需要提醒用户避免常见误区,比如不盲目依赖经验,不忽略偶发问题,不急于下结论,这些都是实际测试中容易犯的错误,帮助用户建立严谨的态度。 总结来说,回答需要结构清晰,步骤明确,结合实际例子和注意事项,确保用户能够按部就班地确认bug,同时理解背后的原理和常见问题,提升他们的测试能力。</think>--- 确认一个问题是真正的缺陷(Bug)需要严谨的分析和验证过程。以下是系统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 一、核心验证步骤 #### 1. **复现问题** - **操作**:严格按照发现Bug时的操作路径、输入数据、环境条件进行多次重复测试。 - **目的**:验证问题是否稳定存在,而非偶发现象。 - **示例**: - 用户报告“点击支付按钮无响应” → 需在相同浏览器、网络环境下重复操作3次以上。 - 若仅出现1次且无法复现,可能是网络波动或前端资源加载问题。 #### 2. **对照需求文档** - **操作**:检查需求规格说明书(SRS)或用户故事,确认当前行为是否与预期结果不符。 - **关键点**: - **明确需求定义**:例如“支付成功后应跳转到订单详情页”是需求,若实际跳转失败则为Bug。 - **处理需求模糊**:若需求未明确定义,需与产品经理确认后再判断。 #### 3. **排除环境干扰** - **检查项**: - **硬件/软件环境**:浏览器版本、操作系统、设备型号是否与支持列表一致。 - **数据依赖**:测试数据是否过期(如已失效的优惠券)、缓存是否影响结果。 - **示例**: - 某功能在Chrome 120正常,但在Chrome 115异常 → 可能是兼容性问题而非代码缺陷。 #### 4. **分析日志与错误信息** - **操作**: - 查看系统日志(如后端`error.log`)、控制台输出(前端DevTools)、数据库记录。 - 捕获错误代码(如HTTP 500、Java异常堆栈)。 - **示例**: - 日志显示`NullPointerException` → 明确指向某段代码的空指针问题。 #### 5. **交叉验证** - **方法**: - **不同用户角色**:用管理员/普通用户账户分别测试。 - **不同设备/浏览器**:验证是否为特定环境问题。 - **示例**: - 仅普通用户无法提交表单 → 可能是权限配置错误。 #### 6. **团队评审** - **操作**:将问题提交给开发、产品经理进行讨论,尤其当需求存在歧义时。 - **输出**:达成共识后,明确是否为Bug或需求变更。 --- ### 二、判断标准与示例 | **场景** | **是否Bug** | **判断依据** | |------------------------------|---------------------------|-----------------------------------------------------------------------------| | 功能结果与需求文档不符 | ✔️ 是Bug | 如需求规定“密码需包含大小字母”,但系统未校验 | | 功能正常但用户体验不合理 | ⚠️ 需讨论(可能属优化需求) | 如按钮位置不符合用户习惯,但未违反需求文档 | | 仅在特定环境下出现异常 | ✔️ 是Bug(兼容性问题) | 如某API在Linux服务器返回超时,但在Windows正常 | | 需求文档未定义的边界情况 | ⚠️ 需补充需求 | 如用户输入包含emoji字符时系统崩溃,但需求未说明是否支持非ASCII字符 | --- ###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主观臆断** - 不依赖个人经验直接判定,需以需求文档或用户实际场景为基准。 - **反例**:认为“蓝色按钮比红色更好看”不属于Bug,除非需求明确规定了颜色。 2. **区分缺陷与优化建议** - **Bug**:系统行为偏离既定规则(如计算结果错误)。 - **优化**:功能正常但存在改进空间(如页面加载耗时2秒,需求未规定性能指标)。 3. **记录完整证据链** - 保存截图、日志、复现步骤视频,便于开发定位问题。 - **示例模板**: ``` 复现步骤: 1. 访问https://example.com/login 2. 输入用户名"test@123"(含特殊字符@) 3. 点击提交 → 系统报错“用户名格式错误” 预期结果: 需求文档规定用户名允许包含@符号(见SRS v2.3第5页) ``` 4. **处理偶现问题的策略** - 若无法稳定复现,仍需记录并标注“偶现”,同时监控日志或增加断言(Assertion)辅助捕获。 --- ### 四、实际案例分析 **问题描述**: 用户反馈“提交订单后未收到短信通知”。 **验证过程**: 1. 复现:在相同时间段、相同手机号下提交3次订单 → 短信均未到达。 2. 查需求:需求明确要求“订单提交后5分钟内发送短信”。 3. 查日志:短信服务接口返回`403 Forbidden`(权限错误)。 4. 交叉验证:其他功能(如注册短信)正常 → 排除全局短信服务故障。 5. 结论:订单模块的短信API密钥配置错误 → 确认为Bug。 ---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系统化地确认Bug的真实性,减少误判风险,并为后续修复提供清晰依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