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 习题集二
1、B- 树的插入算法中,通过结点的向上“分裂”,代替了专门的平衡调整。 对
解析:
B-树的插入过程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设B-树的度为m,则在插入时,会先找到合适的节点位置,插入到相应位置,然后判断该节点的关键字个数是否超过m-1,若超过则作“分裂”处理——将中间节点上移插入到父节点中,原来节点的左边(原来中间节点的左边)放在原来的节点中不变,而右边则放入到新节点中,然后再判断父节点的度,超过则作相同的分裂操作,每次分裂都是向上传递,因此很好的保证了B-树的平衡性。
2、哈夫曼树度为1的结点数等于度为2和0的结点数之差。 错
哈夫曼树只有度为2和叶子结点。
3、不同的求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生成树是相同的。 错
最小生成树算法:适用范围:无向图
其是完成的就是再保证这个图是连通图的同时,又能保证这个图的所有边的权值之和是最低的。
最小生成树的算法:包含两个一个是Kruskal(克鲁斯卡尔)算法,一个是Prim(普里姆)算法
①K算法:
K算法(克鲁斯卡尔),其是就是从小权重的边开始,考虑两块,一是不能产生回路,否则,该边舍弃,再选小权重的边,直至到所有顶点均构成回路为止,因为各边的权值可能相同,即可能出现边的最小权值之和的最优解不止一个。
②P算法:
普里姆算法:实现:P算法是按照点来实现的
逻辑实现:其实就是先从一个顶点开始,寻找权值最小的边,找到下一个顶点,解锁与该点所有相关的边,然后剩余的边中找到权值最小的边,看是否能解锁信的节点,不解锁,此边舍弃解锁,则把新解锁的顶点的所有边解锁,依次类推,直至所有节点都解锁为止,选中的边即为所求。P算法算出的最优解也可能不止一种。
4、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68个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叶结点的个数是(C)。
A.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