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三目运算符(三元运算符)用法详解,Python运算符优先级和结合性一览表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使用if-else实现三目运算符的方法,探讨了其嵌套使用以及Python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规则,强调了清晰代码结构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从一个具体的例子切入本节内容。假设现在有两个数字,我们希望获得其中较大的一个,那么可以使用 if else 语句,例如:


  1. if a>b:
  2. max = a;
  3. else:
  4. max = b;

但是  Python 提供了一种更加简洁的写法,如下所示:

max = a if a>b else b

这是一种类似于其它编程语言中三目运算符? :的写法。Python 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编程语言,它没有引入? :这个新的运算符,而是使用已有的 if else 关键字来实现相同的功能。

使用 if else 实现三目运算符(条件运算符)的格式如下:

exp1 if contion else exp2

condition 是判断条件,exp1 和 exp2 是两个表达式。如果 condition 成立(结果为真),就执行 exp1,并把 exp1 的结果作为整个表达式的结果;如果 condition 不成立(结果为假),就执行 exp2,并把 exp2 的结果作为整个表达式的结果。

前面的语句max = a if a>b else b的含义是:

  • 如果 a>b 成立,就把 a 作为整个表达式的值,并赋给变量 max;
  • 如果 a> b 不成立,就把 b 作为整个表达式的值,并赋给变量 max。
三目运算符的嵌套

Python 三目运算符支持嵌套,如此可以构成更加复杂的表达式。在嵌套时需要注意 if 和 else 的配对,例如:

a if a>b else c if c>d else d

应该理解为:

a if a>b else ( c if c>d else d )


【实例】使用 Python 三目运算符判断两个数字的关系:


  1. a = int( input("Input a: ") )
  2. b = int( input("Input b: ") )
  3. print("a大于b") if a>b else ( print("a小于b") if a<b else print("a等于b") )

可能的运行结果:

Input a: 45↙
Input b: 100↙
a小于b

该程序是一个嵌套的三目运算符。程序先对 a>b 求值,如果该表达式为 True,程序就返回执行第一个表达式 print("a大于b"),否则将继续执行 else 后面的内容,也就是:

( print("a小于b") if a<b else print("a等于b") )

进入该表达式后,先判断 a<b 是否成立,如果 a<b 的结果为 True,将执行 print("a小于b"),否则执行 print("a等于b")。

优先级和结合性是 ​​​​​​​Python 表达式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决定了先执行表达式中的哪一部分。

Python 运算符优先级

所谓优先级,就是当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在一个表达式中时,先执行哪个运算符。

例如对于表达式a + b * c,Python 会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b * c的结果为 8,a + 8的结果为 24,所以 d 最终的值也是 24。先计算*再计算+,说明*的优先级高于+

Python 支持几十种运算符,被划分成将近二十个优先级,有的运算符优先级不同,有的运算符优先级相同,请看下表。
 

表 1 Python 运算符优先级和结合性一览表
运算符说明Python运算符优先级结合性优先级顺序
小括号(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索引运算符x[i] 或 x[i1: i2 [:i3]]18
属性访问x.attribute17
乘方**16
按位取反~15
符号运算符+(正号)、-(负号)14
乘除*、/、//、%13
加减+、-12
位移>>、<<11
按位与&10
按位异或^9
按位或|8
比较运算符==、!=、>、>=、<、<= 7
is 运算符is、is not6
in 运算符in、not in5
逻辑非not4
逻辑与and3
逻辑或or2
逗号运算符exp1, exp21


结果表1中的运算符优先级,我们尝试分析下面表达式的结果:

4+4<<2

+的优先级是 12,<<的优先级是 11,+的优先级高于<<,所以先执行 4+4,得到结果 8,再执行 8<<2,得到结果 32,这也是整个表达式的最终结果。

像这种不好确定优先级的表达式,我们可以给子表达式加上( ),也就是写成下面的样子:

(4+4) << 2

这样看起来就一目了然了,不容易引起误解。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 )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比如:

4+(4<<2)

则先执行 4<<2,得到结果 16,再执行 4+16,得到结果20。

虽然 Python 运算符存在优先级的关系,但我不推荐过度依赖运算符的优先级,这会导致程序的可读性降低。因此,我建议读者:

  • 不要把一个表达式写得过于复杂,如果一个表达式过于复杂,可以尝试把它拆分来书写。
  • 不要过多地依赖运算符的优先级来控制表达式的执行顺序,这样可读性太差,应尽量使用( )来控制表达式的执行顺序。

Python 运算符结合性

所谓结合性,就是当一个表达式中出现多个优先级相同的运算符时,先执行哪个运算符:先执行左边的叫左结合性,先执行右边的叫右结合性。

例如对于表达式对于100 / 25 * 16/*的优先级相同,应该先执行哪一个呢?这个时候就不能只依赖运算符优先级决定了,还要参考运算符的结合性。/*都具有左结合性,因此先执行左边的除法,再执行右边的乘法,最终结果是 64。

Python 中大部分运算符都具有左结合性,也就是从左到右执行;只有 ** 乘方运算符、单目运算符(例如 not 逻辑非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和三目运算符例外,它们具有右结合性,也就是从右向左执行。表 1 中列出了所有 Python 运算符的结合性。

总结

当一个表达式中出现多个运算符时,Python 会先比较各个运算符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执行;当遇到优先级相同的运算符时,再根据结合性决定先执行哪个运算符:如果是左结合性就先执行左边的运算符,如果是右结合性就先执行右边的运算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哆啦哆啦S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