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代理(基于反射机制)
一、什么是代理
有一个A类,要调用C类的方法,但是C不让A调用,这个时候可以创建一个B代理,C允许B去访问C。这样就可以A访问B,B再访问C。
二、使用代理模式的作用
- 功能增强:在你原有的功能上,增加了额外的功能。新增加的功能,叫做功能增强。
- 访问控制:代理类不让你直接访问目标。
三、实现代理的方式
1. 静态代理:
(1)代理类是手动实现的,自己创建一个java类,表示代理类。
(2)同时你所要代理的目标类是确定的,不会变动的。
(3)特点:实现简单,容易理解。
(4)缺点:目标类增加了,代理类也要增加,太过冗余。
2. 动态代理:
- 在静态代理中目标类很多的时候,可以用动态代理,动态代理中即使目标类很多,代理类数量可以很少,当修改了接口中的方法是,不会影响代理类。
- 介绍: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反射机制,创建代理类对象,并动态指定要代理的目标类。
四、动态代理的实现
1. jdk动态代理
- 使用java反射包中的类和接口实现动态代理。
- 反射包
java.lang.reflect,里面有三个类InvocationHandler,Method,Proxy - 反射,Method类,表示方法。类中的方法,可以通过Method执行某个方法。
2. cglib动态代理
- cglib是第三方的工具库,创建dialing对象。
- cglib的原理是继承,cglib通过继承目标类,创建目标类的子类,在子类中重写父类的方法,实现功能修改。
- 因为cglib是用的继承,重写方式,所以目标类不可以是final修饰的,方法也不可以是final修饰的。
- cglib要求目标类比较宽松,只要可以继承就行了。
- cglib在很多框架里使用,比如mybatis,spring。
3. jdk动态代理的实现
(1)InvocationHander接口(调用处理器):
invoke():表示代理对象要执行的功能代码,代理类要完成的功能就写在invoke里。
- 方法源码:
public Object invoke (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 参数:
Object proxy:jdk创建的代理对象。
Method method:目标类中的方法,由jdk提供。
Object[] args:目标类中的方法的参数,由jdk提供。 - 使用方法:
① 创建类,实现InvocationHander接口。
② 重写invoke方法,把代理类要完成的任务放到这个方法里。
(2)Method类:
表示目标类中的方法。
- 作用:
通过Method执行目标类的某个方法。
method.invoke(目标对象,方法参数);
(3)Proxy类:
核心对象,创建代理对象,之前创建对象都是new 类的构造方法,现在用proxy的方法,代替new。
- 方法:newProxyInstance()【静态方法】
- 作用:创建代理对象。
- 参数:
① ClassLoader loader 类加载器,负责向内存中加载对象,使用反射机制获得目标的ClassLoader。
② Class<?>[] interfaces:接口,目标对象实现的接口,通过反射取得。
③ InvocationHandler h:开发人员编写,代理类要完成的功能。
④ 返回值:代理对象。
4. 动态代理实现的步骤
(1)创建接口,定义目标类要完成的功能。
(2)创建目标类,来实现接口。
(3)创建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在invoke方法中完成代理类的功能。(调用目标方法,并且增加其功能)
(4)使用Proxy的静态方法,来创建代理对象,并把返回值转成接口类型。
5. 动态代理的作用
可以在不改变原来目标类的方法的前提下,在代理中增加自己需要的代码。
本文深入解析动态代理的概念,包括其工作原理、实现方式及应用场景。对比静态代理,动态代理能够更灵活地处理多个目标类,通过反射机制在运行时创建代理对象,实现功能增强和访问控制。
1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