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访问控制权限?
- private 私有的
- public 公开的
- protected 受保护的
- (什么都没有)默认
二、这些访问控制权限的控制范围
- private 表示私有的,只能在本类中访问
- public 表示公开的,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访问
- (什么都没有)默认表示只能在本类,以及同包下访问。
- protected 表示只能在本类、同包和子类中访问。
| 访问控制修饰符 | 本类 | 同包 | 子类 | 任意位置 |
|---|---|---|---|---|
| public | √ | √ | √ | √ |
| protected | √ | √ | √ | × |
| 默认 | √ | √ | × | × |
| private | √ | × | × | × |
- 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public > protected > 默认 > private
三、访问控制修饰符可以放在哪里?
- 属性(四个都能用)
- 方法(四个都能用)
- 类(public和默认能用,其它不行。)
- 接口(public和默认能用,其它不行。)
本文详细解析了private、public、protected及默认四种访问控制权限的概念及其控制范围,对比了它们在本类、同包、子类及任意位置的访问特性,并说明了这些修饰符在属性、方法、类和接口中的适用场景。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