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泛型**这个词比较多 ,对于它就是知道是怎么回事,会用,但是理解的特别浅层,所以就找了个时间整理一下(也不让自己再这样丧下去了,啊偶);(为什么用分号结尾呢 额 大概是习惯吧)好 以下进入正题:
- 先来看一段代码,你能给什么理解,或许换句话来问,你觉得它有错吗?
public class Interview {
public void method(List<String> list){
}
public void method(List<Integer> all){
}
}
- 说实话刚开始我看到这样的代码时 我以为这不就是方法重载,那就先回顾一下方法重载
**重载与重写**,是Java三大特性中 - 多态 静态多态中的体现
重载:
同一个类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法,不同的参数,方法名相同,与返回值和修饰符无关。
重写:
相当于方法覆盖,要求 返回值 方法名 参数 都相同,子类的异常不能超过父类异常,子类的访问级别不能低于父类的访问级别,
- 那么问题还没有结果,上面那段代码究竟会如何?
- 编译异常
1.概述:
泛型 在面向对象编程及各种设计模式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 什么是泛型?
泛型: 即**参数化类型**,一提到参数,最熟悉的就是定义方法时有形参,然后调用此方法时传递实参。
那么参数化类型怎么理解呢?
顾名思义,就是将类型由原来的具体的 类型参数化,
类似于方法中的变量参数,此时类型也定义成参数形式(可以称之为类型形参),
然后在使用/调用时传入具体的类型(类型实参)。
泛型的本质是为了**参数化类型**
(在不创建新的类型的情况下,通过泛型指定的不同类型来控制形参具体限制的类型)。
也就是说在泛型使用过程中,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
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中,分别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2 举一个例子
List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add("aaaa");
arrayList.add(100);
for(int i = 0; i< arrayList.size();i++){
String item = (String)arrayList.get(i);
Log.d("泛型测试","item = " + item);
}
- 毫无疑问崩溃结束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java.lang.Integer cannot be cast to java.lang.String
ArrayList可以存放任意类型,例子中添加了一个String类型,添加了一个Integer类型,再使用时都以String的方式使用,因此程序崩溃了。为了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编译阶段就可以解决),泛型应运而生。
3. 特性
- 泛型只在编译阶段有效,看下面的代码;
List<String> stringArray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Integer> integerArray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Class classStringArrayList = stringArrayList.getClass();
Class classIntegerArrayList = integerArrayList.getClass();
if(classStringArrayList.equals(classIntegerArrayList)){
Log.d("泛型测试","类型相同");
}
- ** 虚拟机中没有泛型,只有普通类和普通方法,所有泛型类的类型参数在编译时都会被擦除,泛型类并没有自己独有的Class类对象。比如并不存在List< String>.class或是List< Integer>.class,而只有List.class。**
4. 泛型的使用
- 泛型有三种使用方式,分别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泛型类
泛型类型用于类的定义中,被称为泛型类。通过泛型可以完成对一组类的操作对外开放相同的接口。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容器类,如:List、Set、Map。
5. 使用泛型的好处
-
在编译时进行更强大的类型检查
-
消除数据类型转换
有效避免异常 ClassCastException -
使程序员能够实现通用算法
本文有参考(比较详细请看这篇文章 ):https://blog.youkuaiyun.com/s10461/article/details/53941091
本文有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6dqFNzfSe88vYMW_r3s3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