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之协程

之前的博文中,我们介绍过进程与线程的联系与区别
对操作系统而言,线程是最小的执行单元,进程是最小的资源管理单元。无论是进程还是线程,都是由操作系统所管理的。其关系可以简单的用下图概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和线程的痛点
线程之间是如何协作的呢?典型的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但是却并不是一个高性能的实现。为什么性能不高呢?原因如下:

1.涉及到同步锁。
2.涉及到线程阻塞状态和可运行状态之间的切换。
3.涉及到线程上下文的切换。
以上涉及到的任何一点,都是非常耗费性能的操作

协程能解决吗?

协程(Coroutines)是一种比线程更加轻量级的存在,正如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一样,一个线程可以拥有多个协程。
最重要的是,协程不是被操作系统内核所管理,而完全是由程序所控制(也就是在用户态执行),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性能大幅度的提升,因为不会像线程切换那样消耗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协程不是进程也不是线程,而是一个特殊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在某个地方挂起,并且可以重新在挂起处外继续运行。所以说,协程与进程、线程相比并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

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一个线程的多个协程的运行是串行的。如果是多核CPU,多个进程或一个进程内的多个线程是可以并行运行的,但是一个线程内协程却绝对是串行的,无论CPU有多少个核。毕竟协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函数,但仍然是一个函数。一个线程内可以运行多个函数,但这些函数都是串行运行的。当一个协程运行时,其它协程必须挂起。

协程存在上下文的切换
1、进程的切换者是操作系统,切换时机是根据操作系统自己的切换策略,用户是无感知的。进程的切换内容包括页全局目录内核栈硬件上下文,切换内容保存在内存中。进程切换过程是由“用户态到内核态到用户态”的方式,切换效率低。

2、线程的切换者是操作系统,切换时机是根据操作系统自己的切换策略,用户无感知。线程的切换内容包括内核栈硬件上下文。线程切换内容保存在内核栈中。线程切换过程是由“用户态到内核态到用户态”, 切换效率中等。

3、协程的切换者是用户(编程者或应用程序),切换时机是用户自己的程序所决定的。协程的切换内容是硬件上下文,切换内存保存在用户自己的变量(用户栈或堆)中。协程的切换过程只有用户态,即没有陷入内核态,因此切换效率高。
本文参考协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