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烽计算机学院,我国70多所高校试点博士“申请—审核”制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0余所院校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度,旨在选拔科研能力强的学生,不再单纯依赖应试成绩。学生需通过能力测试,导师团队在综合评估后录取。该制度受到一些专家支持,但也有人担忧可能存在的公正性问题。试点学校正尝试通过分散权力、相互制衡的方式来防止腐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近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指出,自2015年起,博士生招生将全面启用“申请—审核”制度。据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70余所院校都试行了这一制度。

“申请—审核”制度是指院系对递交入学申请博士学位的学生进行筛选,合格者接受能力测试。北京大学研招办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办法,选拔出科研能力强而不是应试能力强的博士生。

据了解,早在2007年,复旦大学就已经在医学博士招生中进行了“申请—审核”制度的尝试,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也在博士生招生中提供100个名额试行此制度。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试点,而各校相关细则各不相同。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告诉记者,厦门大学今年首次试点这一制度,由报考的博士生集中作学术报告,导师们择优录取。“之前博士生考录要过外语关,这一试点给专才更大发展空间。”邬大光说。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马陆亭告诉记者:“从个人招生情况看,我赞成这个制度。去年我的一个学生,仅仅因为单科成绩不够而不能招收。还有的学生虽然所有成绩都达标,但是专业能力又不突出,最后只好放弃了。”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说:"申请—审核’制取消了学校统一考试,把招生权还给导师团队,注重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考察,是国际通行做法。”

但是,也有评论认为,“申请—审核”制度没有统一考试,会给“走关系、腐败”留出一定空间。王烽说:“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博士生,最清楚的是导师,而不是招办。要想消除腐败,各校应在制定细则的时候注意分散权力、相互制衡。”

复旦大学研招办主任吴宏翔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申请—审核”制是博士生招生的大趋势,今后复旦大学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扩大。

“申请—审核”制度把招生和考试分离,今后会不会往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方向试点?王烽认为未来的路还很漫长,“硕士研究生还是需要有基本能力的统一测试,在测试基础上学生向学校申请,经考核录取。本科生原来也设想过实行统一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记录基础上申请入学制,即招考分离。但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