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一般使用Cache Aside Pattern原则。
什么是“ Cache Aside Pattern ”?
Cache Aside Pattern即为旁路缓存方案的经验实践,分为读实践和写实践。
那么操作数据的时候先操作缓存还是先操作数据库?
1.读请求
先从缓存中读取所需数据,如果没有则从数据库里获取数据,后去之后需要进行新的缓存。
我一般在这里做一个AOP代理,把需要经常缓存 数据的方法进行代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数据缓存了,
那么对这些数据进行db操作时,需要随之改动缓存数据,避免出现数据的不同步。
2.写请求
先操作缓存,然后进行数据库的操作,而且缓存要用delete淘汰,不能用set更新缓存
淘汰缓存的目的在于避免在并发情况下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以下情况在set更新缓存时
就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
(1)请求1先操作数据库,请求2后操作数据库
(2)请求2先set了缓存,请求1后set了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