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Template使用PipeLine的总结

    最近做一个统计项目,数据量非常大,之前使用scan命令对redis中指定key进行扫描,一次100条,执行稳定、效率低,同时tcp关闭连接的time-wait增速相当的快,对性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执行时间也很慢,而且当数据量进一步增大可能会影响其他服务。为了减少tcp连接数量,将redis的scan修改为pipeLine操作。

一、为什么要使用Pipeline?

    Redis是采用基于C/S模式的请求/响应协议的TCP服务器。
               性能问题一:redis客户端发送多条请求,后面的请求需要等待前面的请求处理完后,才能进行处理,而且每个请求都存在往返时间RRT(Round Trip Time),即使redis性能极高,当数据量足够大,也会极大影响性能,还可能会引起其他意外情况。
               性能问题二:性能问题一,我们可以通过scan命令来解决,如何来设置count又是一个问题,设置不好,同样会有大量请求存在,即使设置到1w(推荐最大值),如果扫描的数据量太大,这个问题同样不能避免。每个请求都会经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在处理大量连接时,处理完后,挥手会产生大量time-wait,如果该服务器提供其他服务,可能对其他服务造成影响。

使用Pipeline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二、如何在使用Pipeline?

    本文使用的是RedisTemplate调用execute,connection使用的redis原生的操作,这里简单使用了zCount来计算keys中集合数据的长度。获取结果为result,这里要使用Pipeline需要调用Connection.openPipeline()。Connection.closePipeline()返回值为List<Object>是执行后的结果,相当简单。

   redisTemplate.execute(new RedisCallback<Long>()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Long doInRedis(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throws DataAccessException {
                    connection.openPipeline();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
                        String key = "123" + i;
                        connection.zCount(key.getBytes(), 0,Integer.MAX_VALUE);
                    }
                    List<Object> result=connection.closePipeline();
                    return null;
                }
            });

  

    这个list是放在匿名类内部,对于数据处理不太友好,代码会看起来相当难受,想取出来使用还是不可变的。如果要获取返回值,我们可以调用如下代码executePipelined,这样就可以返回我们需要的结果,下面我们可以对得到list进行操作。

   

  List<Long> List = redisTemplate.executePipelined(new RedisCallback<Long>()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Long doInRedis(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throws DataAccessException {
                    connection.openPipeline();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
                        String key = "123" + i;
                        connection.zCount(key.getBytes(), 0,Integer.MAX_VALUE);
                    }
                    return null;
                }
            });

在这里需要注意4点内容:

    1.这里的connect是redis原生链接,所以connection的返回结果是基本上是byte数组,如果需要存储的数据,需要对byte[]数组反序列化。
    2.在doInRedis中返回值必须返回为null,为什么返回为空?可以定位到内部代码去查看详情,这里不再赘述。3.connection.openPipeline()可以调用,也可以不调用,但是connection.closePipeline()不能调用,调用了拿不到返回值。因为调用的时候会直接将结果返回,同时也不会对代码进行反序列化。
    4.反序列化需要传入反序列化对象,这些对象都可以进行相应的实例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你的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反序列化对象。比如我在项目中key使用的是StringRedisSerializer,而值通常使用的是Gener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所以在初始化redisTemplate的时候会这样做,代码如下,将序列化的实例化对象放入redisTemplate中,当使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redis.getKeySerializer()或者redis.getValueSerializer(),这样就不用在实例化一个对象,造成浪费和冗余。

  

  public class MyRedisUtil {
     
        private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Autowired
        public void setRedisTemplate(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
            RedisSerializer keySerializer = 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
            RedisSerializer valueSerializer = new Generic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redisTemplate.setKeySerializer(keySerializer);
            redisTemplate.setValueSerializer(valueSerializer);
            this.redisTemplate = redisTemplate;
     
        }
     
        public RedisTemplate getRedisTemplate() {
            return redisTemplate;
        }
     
    }

    通过这样的掉用方式,我们就可以不用进行强制转换,直接获得我们想要的对象了。

     List<User> List = redisTemplate.executePipelined(new RedisCallback<User>()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User doInRedis(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throws DataAccessException {
                    connection.openPipeline();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
                        String key = "123" + i;
                        connection.zCount(key.getBytes(), 0,Integer.MAX_VALUE);
                    }
                    return null;
                }
            }, myRedisComponent.getRedisTemplate().getValueSerializer());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RedisTemplate的管道(pipeline使用方法及示例。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RedisTemplatepipeline,所以我要先回忆相关的知识,并查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特别是引用[1]、[2]、[3],里面提到了RedisTemplate和Jedis的pipeline实现。用户可能已经看过这些资料,但需要更详细的步骤和示例。我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按照用户的要求分步骤说明,并给出代码示例。 首先,我需要解释什么是Redis管道。管道的作用是批量执行多个命令,减少网络开销,提升性能。这部分需要简明扼要,让用户明白为什么使用管道。 接下来是使用RedisTemplate实现管道的步骤。根据引用中的代码示例,通常使用executePipelined方法,并传入SessionCallback。需要详细说明每一步的操作,比如创建回调、操作命令、关闭连接等。 然后,给出一个具体的示例代码,比如批量设置和获取键值对。代码需要正确,并且符合用户提到的格式要求,比如行内数学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这里可能不太涉及数学公式,但代码块需要用正确的格式。 还需要考虑异常处理,比如在管道中部分命令失败的情况,是否需要处理异常,以及如何确保资源正确释放。这部分可能需要在步骤中提及。 用户的问题可能还涉及性能优化,所以可以提到管道的适用场景,比如批量写入或读取大量数据时使用,避免频繁的网络往返。 另外,需要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常见问题,比如管道与事务的区别,或者管道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命令的执行顺序和原子性。不过根据用户的问题,可能不需要深入这些细节,但如果有必要可以简要提及。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比如性能分析、优化方法、应用场景等,但需要根据当前主题调整,比如Redis管道与其他批处理方式的对比,或者如何监控管道性能等。 现在需要组织这些内容,确保符合用户的格式要求,使用中文,正确引用标记,代码示例正确,并且步骤清晰。同时,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一些代码示例,需要确保示例代码的正确性,并且符合RedisTemplate使用方式,比如使用executePipelined方法,以及正确使用连接对象。 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在RedisTemplate中,使用SessionCallback时,是否需要手动关闭连接?根据Spring Data Redis的文档,通常连接是自动管理的,所以可能在示例中不需要手动关闭,但需要确认。此外,返回结果的处理,比如每个命令的返回结果可能为null,或者在管道中结果会以列表的形式返回,需要正确说明。 总结回答的结构应该是: 1. 管道的作用 2. 使用步骤(分点说明) 3. 代码示例 4. 注意事项 5. 相关问题 现在需要将这些内容整合,确保正确性和清晰度,并符合用户给出的格式要求,比如引用标记的添加。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三个引用,可能需要根据内容正确引用,比如在提到性能优势时引用相关的部分。</think>### RedisTemplate管道(Pipeline使用方法及示例 #### 1. Redis管道的作用 Redis管道通过**批量执行命令**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往返次数(RTT),显著提升批量操作性能[^3]。适用于需要执行大量命令的场景,例如批量写入、批量查询等。 --- #### 2. 使用RedisTemplate实现管道的步骤 1. **创建`SessionCallback`回调** 通过实现`SessionCallback`接口,在`execute`方法中定义管道操作逻辑。 2. **使用`executePipelined`方法** 调用`redisTemplate.executePipelined()`执行管道命令,自动收集所有命令的返回结果。 3. **操作Redis连接** 在回调中通过`RedisConnection`对象直接发送命令,无需等待单个命令响应。 4. **处理返回结果** 返回结果以`List<Object>`形式存储,顺序与命令执行顺序一致。 --- #### 3. 代码示例 以下示例展示**批量设置键值对**和**批量获取值**的管道操作: ```java // 注入RedisTemplate @Autowired 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public void pipelineExample() { List<Object> results = redisTemplate.executePipelined(new SessionCallback<Objec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execute(RedisOperations operations) { // 获取底层连接 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 operations.getConnectionFactory().getConnection(); // 批量设置键值对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tring key = "key_" + i; String value = "value_" + i; connection.set(key.getBytes(), value.getBytes()); } // 批量获取值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tring key = "key_" + i; connection.get(key.getBytes()); } return null; // 返回值由executePipelined自动处理 } }); System.out.println("命令执行结果数量: " + results.size()); } ``` --- #### 4. 注意事项 1. **结果顺序性** 返回结果列表的顺序与命令发送顺序严格一致[^2]。 2. **异常处理** 管道中某个命令失败**不会影响后续命令执行**,需在客户端处理部分失败的情况。 3. **连接管理** **无需手动关闭连接**,Spring会自动管理连接的获取和释放[^1]。 4. **性能对比** 管道相比单条命令执行,吞吐量可提升10~100倍(取决于命令数量)。 ---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