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
MySQL 索引分为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其中主键索引为聚集索引,普通索引为非聚集索引。普通索引包括唯一、非空、检查索引等。
- 主键索引:存储对应的这行 记录
- 普通索引:存对应这行记录的 主键值,通过主键值找到对应这行记录,俗称“ 回表”。
→ 如何合理的使用索引?
- ①如果查询一整行记录的话,一定要用主键索引去查找;
- ②而如果根据普通索引去查找主键的值,由于主键已经存在,所以不需要回表,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效率;
- ③查询如果在索引上用了函数,将导致无法用索引;
- ④遵循最左匹配原则,比如 like ‘a%‘会使用索引查询,而 like ‘%a%’不会,如果有这种需求可以使用 全文索引查询;
- ⑤用 in 效率高于 not =;
- ⑥建议将索引的列设置为 not null。
→ 如何选择索引列的顺序 ( 联合索引的最左侧 )? ?
- ①区分度越高的列(区分度=列中不同值的数量/列总行数)
- ②字段长度小的列(字段长度越小,一页能存储的数据量越多,IO 性能越高)
- ③使用最频繁的列(可以建立比较少的一些索引)
✿ 排序
- ①在排序时,最好能够让排序的字段建有索引;
- ②由于查询第一百万条开始的一百条记录,需过滤掉前面一百万条数据,即使用到
- 索引查询也很慢,所以可以根据 id 区分,分页遍历时使用每次缓存上一次查询结果最后一
- 行数据的 ID(这里的 ID 是 int 类型,自增),下一次查询时加上 ID > xxx limit 0,100 ,可避
- 免前期扫描到的结果被过滤掉的情况。
✿ 死 锁
→ 引擎查询方法:
Show create table table_name;(建表语句会显示引擎信息,如 Engine=InnoDB)
→事务 隔离级别 查询方法:
Select @@tx_isolation;(默认:REPEATABLE_READ)
→ 事务隔离级别设置方法(前 只对当前 session 生效 ):
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committed;
【注】 如果数据库是分库的,以上 sql 需在单库上执行,不可在逻辑库执行
→获取死锁日志: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 如何避免死锁:
- ①所有 update 尽量都通过 ID 执行;
- ②在同一个事务中,避免出现多条 update 修改同一条记录。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Name on user(name(30))
修改表结构(添加索引)
alter table score add index indexScore(score)
创建表的时候直接指定
create table user_info(
id int unsigned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0) not null,
index indexName (name(30))
)
使用alter命令添加和删除索引
//该语句添加一个主键,这意味着索引值必须是唯一的,且不能为NULL。
ALTER TABLE tbl_name ADD PRIMARY KEY (column_list);
//这条语句创建索引的值必须是唯一的(除了NULL外,NULL可能会出现多次)。
ALTER TABLE tbl_name ADD UNIQUE index_name (column_list);
//添加普通索引,索引值可出现多次。
ALTER TABLE tbl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_list);
//该语句指定了索引为 FULLTEXT ,用于全文索引。
ALTER TABLE tbl_name ADD FULLTEXT index_name (column_list);
删除索引
alter table tableName drop index indexName
显示索引信息
show index from table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