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1、集合的概述
2、Collection
3、List
4、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
5、泛型
6、Set
7、Map
8、Collections工具类
9、斗地主的制牌、洗牌和发牌
集合的体系结构
1、集合分类:
单列集合: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双列集合:每个操作都是针对一对数据来进行的,一对数据作为
一个单位
2、单列集合的体系:
Collection 单列集合的顶层接口
List 有序的子接口
ArrayList 顺序存储,查询修改块
LinkedList 链式存储,增加删除块
Vector 顺序存储,都慢
Set 无序的子接口
HashSet 哈希存储
LinkedHashSet
3、双列结合的体系:
Map 双列集合的顶层接口
HashMap 哈希表存储
LinkedHashMap
Collection
1、单词:收集、集合
2、单列集合的顶层接口,定义的是所有单列集合中共有的功能。
3、Collection是一个接口,不能直接创建对象,随意找一个实现类
创建对象
使用接口类型的引用,指向实现类的对象
Collection类型的引用,指向 ArrayList类型的对象(只能调
用接口中的方法)
4、常用方法:
add(Object obj):将obj元素添加到集合中
remove(Object obj):将obj元素从集合中删除
clear():将集合中的元素清空
isEmpty():判断集合是否为空
contains(Object obj):判断集合中是否包含obj元素
size():返回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Collection的第一种遍历方式
1、转成数组,通过遍历数组的方式,来间接的遍历集合
2、Object[] toArray():将调用者集合转成Object类型的数组
package com.ujiuye.demos;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public class Demo03_Collection的第一种遍历方式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persons = new ArrayList();
persons.add(new Person("zhangsan", 23));
persons.add(new Person("lisi", 24));
persons.add(new Person("wangwu", 25));
persons.add(new Person("zhaoliu", 26));
//转成Object数组
Object[] objs = persons.toArray();
//遍历数组
for (int i = 0; i < objs.length; i++) {
//由于在存储的时候,就提升成了Object类型,所以取
出也是Object类型
Object obj = objs[i];
//向下转型,转型之后才能调用Person类中的方法
Person p = (Person)obj;
System.out.println(p.getName() + "..." +
p.getAge());
}
}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1()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123);
c.add(234);
c.add(666);
c.add("abc");
c.add("xyz");
//转成Object类型的数组
Object[] objs = c.toArray();
//通过遍历数组的方式,间接的遍历集合
for (int i = 0; i < obj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objs[i]);
}
}
}
Collection中带all的方法
1、addAll(Collection c):将参数c中的所有元素,都添加到调用
者集合中
2、removeAll(Collection c):从调用者集合中,删除那些也存在
于参数c中的元素
3、containsAll(Collection c):判断调用者,是否能包含参数c中
的所有元素
4、retainAll(Collection c):参数c中有哪些元素,就在调用者集
合中,保留哪些元素(交集)
集合遍历的第二种方式:迭代器
1、迭代:更迭、更新换代,有从某一个到下一个的过程的含义
2、迭代器:专门用于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个到另一个逐个进行迭代的
对象
3、获取:集合自己内部就应该有一个可以迭代自己的对象,从集合对
象中获取即可
Iterator iterator()
4、迭代器的使用:
方法iterator返回的是一个Iterator接口的实现类对象,可以
使用的就是Iterator接口中的方法:
hasNext():判断集合中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
next():获取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
remove():删除迭代器对象正在迭代的那个对象
5、迭代器的注意事项:
1、迭代器对象虽然多次调用next方法,都是同样的方法名称,
但是每次调用返回的结果是不同的,会因为next方法既可以
获取下一个元素,也会让迭代器对象,向前移动一步。
2、如果没有下一个元素,仍然调用next方法,出现
NoSuchElementException(没有当前元素异常),
可以使用hasNext方法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
决定是否调用next方法
3、hasNext方法,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不会移动迭代器位置
4、next方法,不仅可以获取下一个元素,还会移动迭代器位置
5、不要只判断一次hasNext,就调用多次next方法
package com.ujiuye.demos;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public class Demo05_Collection的第二种遍历方式迭代器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persons = new ArrayList();
persons.add(new Person("zhangsan", 23));
persons.add(new Person("lisi", 24));
persons.add(new Person("wangwu", 25));
persons.add(new Person("zhaoliu", 26));
//获取迭代器对象
Iterator it = persons.iterator();
//反复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迭代器对象在不断的移动)
while(it.hasNext()) {
//获取下一个元素并且强转
Person p = (Person)(it.next());
System.out.println(p.getName() + "..." +
p.getAge());
}
}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1_迭代器试用()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123);
c.add(456);
c.add(666);
//获取集合的迭代器对象
Iterator it = c.iterator();
System.out.println(it.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next());
System.out.println(it.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next());
System.out.println(it.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next());
System.out.println(it.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List
1、是Collection的一个子接口
2、特点:
有序: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位置,不同位置是有分别的
【有索引】: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
可以重复:即使是值相同的几个元素,位置和索引也各不相同,
可以区分这几个值。
3、特有方法:
add(int index, Object obj):在指定索引上,添加指定元素
remove(int index):删除指定索引上的值
set(int index, Object obj):将指定索引上的值,
修改为指定的值
get(int index):根据给定的索引,获取对应位置的值
package com.ujiuye.demos;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Demo06_List特有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1_List的特有方法()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0, "abc");
list.add(0, "xyz");
list.add(1, "666");
System.out.println(list);
list.remove(1);
System.out.println(list);
list.set(1, "def");
System.out.println(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get(0));
}
}
第三种遍历方式
1、针对List集合特有的遍历方式
2、可以通过集合的size方法获取list集合索引的范围,根据索引
通过get方法可以获取指定索引的值。
package com.ujiuye.demos;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Demo07_第三种遍历方式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bc");
list.add("abc");
list.add("abc");
list.add("def");
list.add("def");
list.add("def");
list.add("qq");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String str = (String)(list.get(i));
System.out.println(str);
}
}
}
并发修改异常
1、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并发 修改 异常
2、出现原因:
在使用【迭代器对象】遍历集合的同时,使用【集合对象】增加
集合的元素
3、解决方法:两种解决方式都是针对List集合可以解决
方式1:迭代器遍历、迭代器增加
方式2:集合遍历、集合增加
4、解决方式1:迭代器遍历、迭代器增加
迭代器遍历,和以前一样
迭代器增加:问题普通的迭代器中没有增加的方法,需要使用
List中特有的迭代器
列表迭代器:ListIterator,是Iterator的子接口,拥有
Iterator中的所有方法,还有特有
列表迭代器的获取:listIterator()
5、解决方式2:集合遍历、集合添加
集合遍历:list特有的方式遍历,size和get方法结合
集合添加:集合的add方法
package com.ujiuye.demos;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ListIterator;
public class Demo08_并发修改异常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11);
list.add(111);
list.add(222);
list.add(333);
list.add(444);
list.add(555);
list.add(555);
test3_集合遍历集合添加(list);
}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3_集合遍历集合添加(List list) {
for(int i = 0; i < list.size(); i++) {
Object obj = list.get(i);
if (obj.equals(222)) {
list.add(666);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2_迭代器遍历迭代器添加(List list){
//第一种解决思路:迭代器遍历,迭代器增加
ListIterator lit = list.listIterator();
while(lit.hasNext()) {
Object obj = lit.next();
if (obj.equals(222)) {
lit.add(666);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1_并发修改异常(List list) {
Iterator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Object obj = it.next();
//判断如果这个数字是222,就在集合中添加一个666
if (obj.equals(222)) {
// list.add(666);
// list.set(0, 666);
list.remove(555);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
List的实现类
1、List只是一个接口,根据底层实现方式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实现类
2、ArrayList:数组实现,顺序存储
3、LinkedList:节点实现,链式存储
4、Vector:数组实现,顺序存储
ArrayList
1、也是List的一个实现类
2、没有什么特有方法
3、存储方式:
数组实现,顺序存储
通过物理内存的位置关系,来表达描述逻辑顺序的相邻
LinkedList
1、List的一个实现类
2、存储方式:
节点实现,链式存储
不通过物理内存位置的相邻,来表示逻辑顺序的相邻
每个元素都存储在一个节点中,节点除了元素数据本身以外,还
需要存储下一个元素的内存地址
3、特点:
查询速度慢:需要根据前面的节点来获取后一个节点的地址,前
面所有节点都要访问一遍,节点数量越多,查询虚度越慢
增删速度快:增删一个元素,只需要修改新增元素前后的两个
节点的引用域即可,与集合本身的元素个数无关。
4、LinkedList的特有方法:
由于在LinkedList中,维护了链表的头和尾节点的对象地址,
所以操作头部和尾部非常容易,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头和尾的方法。
addFirst(Object obj):在头部添加元素
addLast(Object obj):在尾部添加元素
removeFirst():删除头部元素
removeLast():删除尾部元素
getFirst():获取头部元素
getLast():获取尾部元素
泛型
1、泛型:广泛的类型,在定义一个类的时候,类型中有些方法参数、
返回值类型不确定,就使用一个符号,来表示那些尚未确定的类型
,这个符号,就称为泛型。
2、使用:对于有泛型的类型,在这些类型后面跟上尖括号,尖括号
里面写上泛型的确定类型(在使用某个类创建对象时,已经可以
确定这个具体的类型了,那么就直接写出具体类型)
ArrayList<Integer> al = new ArrayList<Integer>();
3、泛型的好处:
1、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将运行时的问题,提前暴露在编译时期
2、避免了强转的麻烦
4、注意事项:
1、前后一致:在创建对象时,赋值符号前面和后面的类型的泛型
,必须一致
2、泛型推断:如果前面的引用所属的类型已经写好了泛型,后面
创建对象的类型就可以只写一个尖括号,尖括号中可以不写任
何内容。<>特别像菱形,称为“菱形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