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ursiveTask和RecursiveAction的使用 以及java 8 并行流和顺序流

本文介绍了Java 7中的Fork/Join框架,这是一种用于并行执行任务的框架,能够将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并汇总结果。文章详细解释了Fork/Join的工作原理、工作窃取算法及其优点,并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ForkJoinPool和RecursiveTask来实现并行计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Fork/Join框架

        Fork/Join框架是Java7提供了的一个用于并行执行任务的框架, 是一个把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最终汇总每个小任务结果后得到大任务结果的框架。

         我们再通过Fork和Join这两个单词来理解下Fork/Join框架,Fork就是把一个大任务切分为若干子任务并行的执行,Join就是合并这些子任务的执行结果,最后得到这个大任务的结果。比如计算1+2+。。+10000,可以分割成10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分别对1000个数进行求和,最终汇总这10个子任务的结果。Fork/Join的运行流程图如下:




工作窃取算法

         工作窃取(work-stealing)算法是指某个线程从其他队列里窃取任务来执行。工作窃取的运行流程图如下:

        
        那么为什么需要使用工作窃取算法呢?假如我们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任务,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分割为若干互不依赖的子任务,为了减少线程间的竞争,于是把这些子任务分别放到不同的队列里,并为每个队列创建一个单独的线程来执行队列里的任务,线程和队列一一对应,比如A线程负责处理A队列里的任务。但是有的线程会先把自己队列里的任务干完,而其他线程对应的队列里还有任务等待处理。干完活的线程与其等着,不如去帮其他线程干活,于是它就去其他线程的队列里窃取一个任务来执行。而在这时它们会访问同一个队列,所以为了减少窃取任务线程和被窃取任务线程之间的竞争,通常会使用双端队列,被窃取任务线程永远从双端队列的头部拿任务执行,而窃取任务的线程永远从双端队列的尾部拿任务执行。
     

        工作窃取算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线程进行并行计算,并减少了线程间的竞争,其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存在竞争,比如双端队列里只有一个任务时。并且消耗了更多的系统资源,比如创建多个线程和多个双端队列。

ForkJoinPool

        Java提供了ForkJoinPool来支持将一个任务拆分成多个“小任务”并行计算,再把多个“小任务”的结果合成总的计算结果。

        ForkJoinPool是ExecutorService的实现类,因此是一种特殊的线程池。ForkJoinPool提供了如下两个常用的构造器。

  •  public ForkJoinPool(int parallelism):创建一个包含parallelism个并行线程的ForkJoinPool
  •  public ForkJoinPool() :以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的返回值作为parallelism来创建ForkJoinPool

         创建ForkJoinPool实例后,可以钓鱼ForkJoinPool的submit(ForkJoinTask<T> task)或者invoke(ForkJoinTask<T> task)来执行指定任务。其中ForkJoinTask代表一个可以并行、合并的任务。ForkJoinTask是一个抽象类,它有两个抽象子类:RecursiveAction和RecursiveTask。

  • RecursiveTask代表有返回值的任务
  • RecursiveAction代表没有返回值的任务。


RecursiveAction

下面以一个没有返回值的大任务为例,介绍一下RecursiveAction的用法。

大任务是:打印0-100的数值。

小任务是:每次只能打印20个数值。

代码执行

package com.example.jedis.tes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RecursiveAction;

/**
 *
 * @Author : Wukn
 * @Date : 2018/2/5
 */
public class RaskDemo extends RecursiveAction {
    /**
     *  每个"小任务"最多只打印20个数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 = 20;

    private int start;
    private int end;

    public RaskDemo(int start, int end) {
        this.start = start;
        this.end = end;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ompute() {
        //end-start的值小于MAX时,开始打印
        if((end-start) < MAX) {
            for(int i= start; i<end;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i的值"+i);
            }
        }else {
            // 将大任务分解成两个小任务
            int middle = (start + end) / 2;
            RaskDemo left = new RaskDemo(start, middle);
            RaskDemo right = new RaskDemo(middle, end);
            left.fork();
            right.fork();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创建包含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返回值作为个数的并行线程的ForkJoinPool
    ForkJoinPool forkJoinPool = new ForkJoinPool();

    // 提交可分解的PrintTask任务
    forkJoinPool.submit(new RaskDemo(0, 1000));

    //阻塞当前线程直到 ForkJoinPool 中所有的任务都执行结束
    forkJoinPool.awaitTermination(2, TimeUnit.SECONDS);

    // 关闭线程池
    forkJoinPool.shutdown();
}


运行结果


从上面结果来看,ForkJoinPool启动了四个线程来执行这个打印任务,我的计算机的CPU是四核的。大家还可以看到程序虽然打印了0-999这一千个数字,但是并不是连续打印的,这是因为程序将这个打印任务进行了分解,分解后的任务会并行执行,所以不会按顺序打印。

RecursiveTask

下面以一个有返回值的大任务为例,介绍一下RecursiveTask的用法。

大任务是:计算随机的1000个数字的和。

小任务是:每次只能70个数值的和。


package com.example.jedis.tes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RecursiveTask;

/**
 *
 * @Author : Wukn
 * @Date : 2018/2/5
 */
public class RecursiveTaskDemo extends RecursiveTask<Integer> {

    /**
     *  每个"小任务"最多只打印70个数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 = 70;
    private int arr[];
    private int start;
    private int end;


    public RecursiveTaskDemo(int[] arr, int start, int end) {
        this.arr = arr;
        this.start = start;
        this.end = end;
    }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compute() {
        int sum = 0;
        // end-start的值小于MAX时候,开始打印
        if((end - start) < MAX) {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
                sum += arr[i];
            }
            return sum;
        }else {
            System.err.println("=====任务分解======");
            // 将大任务分解成两个小任务
            int middle = (start + end) / 2;
            RecursiveTaskDemo left = new RecursiveTaskDemo(arr, start, middle);
            RecursiveTaskDemo right = new RecursiveTaskDemo(arr, middle, end);
            // 并行执行两个小任务
            left.fork();
            right.fork();
            // 把两个小任务累加的结果合并起来
            return left.join() + right.join();
        }
    }












}
    @Test
    public void dfs() throws Exception{
        int arr[] = new int[1000];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total = 0;
        // 初始化100个数字元素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nt temp = random.nextInt(100);
            // 对数组元素赋值,并将数组元素的值添加到total总和中
            total += (arr[i] = temp);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时的总和=" + total);

        // 创建包含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返回值作为个数的并行线程的ForkJoinPool
        ForkJoinPool forkJoinPool = new ForkJoinPool();

        // 提交可分解的PrintTask任务
//        Future<Integer> future = forkJoinPool.submit(new RecursiveTaskDemo(arr, 0, arr.length));
//        System.out.println("计算出来的总和="+future.get());


        Integer integer = forkJoinPool.invoke( new RecursiveTaskDemo(arr, 0, arr.length)  );
        System.out.println("计算出来的总和=" + integer);

        // 关闭线程池
        forkJoinPool.shutdown();
    }


从上面结果来看,ForkJoinPool将任务分解了15次,程序通过SumTask计算出来的结果,和初始化数组时统计出来的总和是相等的,这表明计算结果一切正常。


总结

第一步分割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fork类来把大任务分割成子任务,有可能子任务还是很大,所以还需要不停的分割,直到分割出的子任务足够小。


第二步执行任务并合并结果。

      分割的子任务分别放在双端队列里,然后几个启动线程分别从双端队列里获取任务执行。子任务执行完的结果都统一放在一个队列里,启动一个线程从队列里拿数据,然后合并这些数据。


能够轻松的利用多个 CPU 提供的计算资源来协作完成一个复杂的计算任务,提高运行效率!


java8新的写法

/**************************************  并行流 与 顺序流  ******************************************************/

    /**
     *并行流 与 顺序流
     */
    @Test
    public void test03() {

        Instant start = Instant.now();
        LongStream.rangeClosed( 0,110 )
                //并行流
                .parallel()
                .reduce( 0,Long::sum );




        LongStream.rangeClosed( 0,110 )
                //顺序流
                .sequential()
                .reduce( 0,Long::sum );


        Instant end = Instant.now();
        System.out.println("耗费时间"+ Duration.between( start,end ).toMillis());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Java中并行计算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线程Stream API的问题。首先,我应该回顾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有哪些相关的信息可以利用。 用户引用了四个来源,其中引用[1]提到了synchronized、volatile并发的三个基本概念,这可能与线程安全有关。引用[2][4]讨论了Stream API中的parallelStream()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并行流来处理集合数据。引用[3]则涉及多线程的实现方式,比如实现Runnable接口。这些信息都是回答用户问题的重要参考。 接下来,我需要组织回答的结构。用户的问题分为两部分:多线程Stream API的并行计算实现方式。我应该分别讨论这两个方面,并结合引用中的具体例子方法。 对于多线程部分,我需要提到Java中创建线程的基本方法,如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以及CallableFuture的使用。线程池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引用Executor框架。同时,线程安全问题如synchronizedvolatile需要强调,这些在引用[1][3]中有提到。 关于Stream API的并行处理,用户引用[2][4]中提到了parallelStream()方法,以及如何将顺序流转换为并行流。需要举例说明,比如使用parallelStream()进行过滤或映射操作,并提到性能优化的注意事项,比如避免共享变量、任务拆分等。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关心的优化方法,比如正确使用线程池配置、避免死锁、减少上下文切换等。这些内容需要结合引用中的信息,但也要确保正确性实用性。 现在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比如Fork/Join框架,这在处理分治任务时很有用,可能在引用中没有提到,但属于Java并行计算的一部分,应该包含进去。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确保问题覆盖多线程Stream API的优化、应用场景以及比较等,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 确保回答符合系统级指令,使用正确的中文LaTeX格式,引用标识正确添加。</think>### Java并行计算实现方式及优化方法 Java中并行计算的实现主要依赖**多线程技术****Stream API**,两者结合可有效提升程序性能。以下分两部分详细说明: --- ### 一、多线程实现方式 1. **基础线程实现** - **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直接调用`start()`启动线程。 - **实现`Runnable`接口**:更灵活,推荐方式(避免单继承限制)。例如[^3]: ```java new Thread(new ImplementRunnable()).start(); ``` - **`Callable`与`Future`**:支持返回结果抛出异常,适用于需要异步获取结果的场景。 2. **线程池优化** - **`Executor`框架**:通过`Executors`工具类创建线程池(如`newFixedThreadPool`),避免频繁创建/销毁线程的开销。 - **配置参数**:根据任务类型(CPU密集型/IO密集型)调整核心线程数、队列类型等[^1]。 3. **线程安全与同步** - **`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方法或代码块,保证原子性[^1]。 - **`volatile`变量**:确保可见性,禁止指令重排序[^1]。 - **并发工具类**:如`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等。 4. **Fork/Join框架** - **分治策略**:将大任务拆分为子任务并行处理,适用于递归算法(如归并排序)。 - **`RecursiveTask`与`RecursiveAction`**:分别用于有返回值无需返回值的任务。 --- ### 二、Stream API并行处理 1. **并行流(`parallelStream`)** - **直接转换**:通过`parallelStream()`将集合转为并行流[^2][^4]: ```java long count = strings.parallelStream().filter(String::isEmpty).count(); ``` - **顺序流转并行**:通过`parallel()`方法转换现有流: ```java numbers.stream().parallel().map(i -> i*i).collect(Collectors.toList()); ``` 2. **并行流优化原则** - **避免共享变量**:并行流内部使用Fork/Join框架,需确保无状态操作。 - **任务拆分效率**:数据规模大时性能提升明显,小数据可能适得其反。 - **避免阻塞操作**:如I/O操作会降低并行效率。 3. **自定义并行流** - **指定线程池**:默认使用公共`ForkJoinPool`,可通过自定义线程池隔离资源: ```java ForkJoinPool customPool = new ForkJoinPool(4); customPool.submit(() -> list.parallelStream().forEach(...)); ``` --- ### 性能优化建议 1. **合理选择并行度**:线程数建议为CPU核心数,避免过多线程导致上下文切换。 2. **减少锁竞争**:使用无锁数据结构(如`ConcurrentHashMap`)或缩小同步范围。 3. **任务均衡**:确保子任务工作量均匀,防止某些线程空闲。 4. **监控与调试**:利用`JMH`进行基准测试,结合`JConsole`分析线程状态。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托尼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