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数据处理框架调研

Spark vs flink

内存管理:

一直到1.5版本,spark都是试用java的内存管理来做数据缓存,明显很容易导致OOM或者gc。所以从1.5开始,spark开始转向精确的控制内存的使用,这就是tungsten项目了。从1.5开始,所有的dataframe操作都是直接作用在tungsten的二进制数据上。 
flink从第一天开始就坚持自己控制内存试用。这个也是启发了spark走这条路的原因之一。flink除了把数据存在自己管理的内存以外,还直接操作二进制数据。

语言实现

Spark用的Scala, flink是java

对 windowing 的支持:

因为spark的小批量机制,spark对于windowing的支持非常有限。只能基于process time,且只能对batches来做window。
Flink对window的支持非常到位,且Flink对windowing API的支持是相当给力的,允许基于process time,data time,record 来做windowing。我有几张阿里云幸运券分享给你,用券购买或者升级阿里云相应产品会有特惠惊喜哦!把想要买的产品的幸运券都领走吧!快下手,马上就要抢光了。

SQL interface

spark-sql是spark里面最活跃的组件之一,Spark提供了类似Hive的sql和Dataframe这种DSL来查询结构化数据,API很成熟,在流式计算中使用很广,预计在流式计算中也会发展得很快。 
Flink Table API只支持类似DataFrame这种DSL,并且还是处于beta状态,社区有计划增加SQL 的interface,但是目前还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在框架中用上。

Data source Integration

Spark的数据源 API是整个框架中最好的,支持的数据源包括NoSql db,parquet,ORC等,并且支持一些高级的操作,例如predicate push down 
Flink目前还依赖map/reduce InputFormat来做数据源聚合。

Iterative processing

spark对机器学习的支持较好,因为可以在spark中利用内存cache来加速机器学习算法。但是大部分机器学习算法其实是一个有环的数据流,但是在spark中,实际是用无环图来表示的,一般的分布式处理引擎都是不鼓励试用有环图的。
flink支持在runtime中的有环数据流,这样表示机器学习算法更有效而且更有效率。

结论: 目前Spark相比Flink是一个更为成熟的计算框架,但是Flink的很多思路很不错,Spark社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逐渐在采用Flink中的好的设计思路,所以学习一下Flink能让你了解一下Streaming这方面的更迷人的思路。

Kudu:

Kudu的定位是提供”fast analytics on fast data”,也就是在快速更新的数据上进行快速的查询。它定位OLAP和少量的OLTP工作流,如果有大量的random accesses,官方建议还是使用HBase最为合适。

原文链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