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框架

本文介绍了Java集合框架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特点与规范,并详细讲解了Collection接口提供的核心操作方法,如增删改查等,适合Java初学者快速入门。

集合框架概述

集合代表了一组对象(和数组一样,但数组长度不能变,而集合能)。Java中的集合框架定义了一套规范,用来表示、操作集合,使具体操作与实现细节解耦。

集合框架的操作主要就是“增删改查”。

Collection接口提供的方法:

增:

Add: 向列表中插入元素,返回true则表示调用成功。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再见");
        c.add("你好");
        System.out.println(c);
        boolean b = c.add(c);
        System.out.println(b);
    }
}

addAll:用于添加示例中的所有元素到List列表,添加的顺序是指定的迭代器返回这些元素的顺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你好");
        list.add("陌生人");

        List<String> list1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1.add("再见");
        list1.add("祝你幸福");
        boolean f = list.addAll(1,list1);
        System.out.println(f);
        System.out.println(list);
    }
}

删:

Remove: 用来删除集合中的指定的元素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String str1 = "你好";
        String str2 = "再见";
        String str3 = "陌生人";

        c.add(str1);
        c.add(str2);
        c.add(str3);
        System.out.println("移除之前是:"+c);
        
        c.remove(str2);
        System.out.println("移除之后是:"+c);
    }
}

removeAll:如果存在(可选操作),则从该集合中移除指定元素的单个实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你好");
    c.add("再见");
    c.add("陌生人");

    Collection c1 = new ArrayList();
    c1.add("你好");
    c1.add("陌生人");

    c.removeAll(c1);
    System.out.println(c);
}

clear:从这个集合中删除所有元素(可选操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你好");
    c.add("再见");
    c.add("陌生人");

    c.clear();
    System.out.println(c);
}

查:

Contains: 如果该集合包含指定元素,则返回tr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1");
    c.add("2");
    c.add("3");
    c.add("4");

    System.out.println(c.contains("1"));
}

containsAll: 如果该集合包含指定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则返回tr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 = new ArrayList();
    c.add("1");
    c.add("2");
    c.add("3");
    c.add("4");

    System.out.println(c.containsAll(c));
}

转换为数组:toArray: 返回包含此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数组;返回数组的运行时类型是指定数组的运行时类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你");
    list.add("好");
    list.add("莫");
    list.add("生");
    list.add("人");

    String []c = list.toArray(new String[0]);
    for (int i = 0; i < c.length; i++) {
        String con = c[i];
        System.out.print(con);
    }
}

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一些初学者,学到这里不要去烦恼,这里的东西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了,要用到的时候查一下即可。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