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爬台阶问题的两种解法

本文介绍了青蛙爬台阶问题的两种解法,包括递归和循环代替递归的Python实现。递归方法虽然直观但效率较低,而循环方法则能显著提高效率。此外,还提及了使用`functools.lru_cache`装饰器优化递归方法的可能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青蛙爬台阶问题的几种解法

-在办公室认真工作(聊微信)boss突然进来给了这么一道题要考验一下我学习python的程度


题目描述

You are climbing a stair case. It takes n steps to reach to the top. Each time you can either climb 1 or 2 steps. In how many distinct ways can you climb to the top?

简单说就是有一只青蛙每次只能跳一到两级台阶,在一个给定的台阶数下这只青蛙有多少种达到顶端的方法。

思路分析

这里用了两种方法实现,并用python代码实现。

方法一 :递归

看到题目第一个想法就是递归,假设青蛙跳上n级台阶有f(n)种可能的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情况。第一种是最后一次跳了一级台阶,共有f(n-1)种,第二种是最后一次跳了两级台阶,这种方法共有f(n-2)种。得出递推公式f(n)=f(n-1)+f(n-2),其中,f(1)=1,f(2)=2。代码如下:

def jump_frog(n):
    if n == 1:
        return 1
    elif n == 2:
        return 2
    else:
        return jump_frog(n-1) + jump_frog(n-2)

嗯,boss看了一眼,你运行个n=40给我看下。我一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在经过了十多秒的沉默后结果才出来。yeah,递归真的很慢诶,数量级高的情况下时间真的爆炸。try to do it better……

方法二 :循环代替递归

使用循环代替递归,效率真的很高。代码如下:

#儿童写法
def jump_frog(n):
    a = 1
    b = 2
    if n == 1 or n ==2:
    return n
    for i in range(3,n+1):
    c = a + b
    a = b
    b = c
    return c
#成年人写法
def jump_frog(n):
    assert n >= 0 #n不能为负数
    if n in [0, 1]:
        return 1
    else:
        a, b = 1, 1
        for i in range(2, n + 1):
            a, b = b, a + b
        return b

perfect~
boss嘿嘿一笑,你知道怎么让第一个递归变快吗?看我的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lru_cache(maxsize=None)
def jump_frog(n):
    if n == 1:
        return 1
    elif n == 2:
        return 2
    else:
        return jump_frog(n-1) + jump_frog(n-2)

what?这是什么东东。boss嘿嘿一笑拂袖而去,google一下。原来functools这个模块中,有lru_cache这个一个神奇的装饰器存在。functools.lru_cache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做缓存,他能把相对耗时的函数结果进行保存,避免传入相同的参数重复计算。同时,缓存并不会无限增长,不用的缓存会被释放。一篇解释不错的文章[https://blog.youkuaiyun.com/wzqnls/article/details/78506022]

心得:多思考多写代码多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