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接触过UART8266模块,但是它本质上是串口转wifi,带宽瓶颈都被串口给限制死了,不符合我的需求。在正点原子网站上无意间发现一款基于SPI的8266模块广告,果断入手回来摆弄试试。官方给出的数据是,能够达到M级的传输速率,可以应用在图传等领域。我是在STM32F405上使用它,经过一段时间的摆弄,基本达到了可用的阶段。
SPI的通信机制在之前捣腾的SPI双机通信里熟悉的差不多了,而且这个模块本身已经做了很完善的封装,卖家提供了比较详细的例程,所以很快就实现了通信。我要做的就是把例程看懂,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开发。
背景
模块上手
前面说过模块进行了很完善的封装,提供了丰富的API。所以刚拿到的时候只需要注意硬件的连接,还要修改配置文件中的一些宏定义即可。在使用例程实现通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 片选引脚和复位引脚的选定:这里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模块本身会调用一个复位函数,其中涉及到一些片选和复位引脚的电平操作时序,所以要确定自己的主板上使用哪两个引脚作为片选和复位引脚,并且在例程的配置文件中作相应的修改;
- 对于我选择的探索者开发板,例程配置文件中已经做好了LED,KEY以及SPI的初始化,所以程序部分没什么需要修改的,主要还是硬件连接,MISO和MOSI不能接错;
- 上述硬件连接没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去修改STA/AP模式,STA需要修改目标热点的SS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