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悦动课堂快乐学习,青岛市实验小学语文“1+GD”课例研讨纪实
借助学习支架,探索新课型实施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2019年11月7日,青岛市实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在李根主任的带领下,继续开展语文“1+GD”教研活动,梁校长全程参加本次教研。

第一节课由三年级范磊老师展示了《写好日记》一课。范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亲爱的汉修斯先生》,梳理出汉修斯先生提供的方法:学会观察、积累素材、记录生活、锻炼意志、提高能力、调整情绪。孩子们也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了他们梳理的写好日记方法,比如抓住人物动作,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课堂上,范老师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借助学习支架,降低了孩子们写日记的难度,同时让孩子们爱上写日记。学生通过配乐朗读,加上动作表演等多种展示方式,提高了写日记的兴趣和热情。课堂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做到了点燃学生的激情,以有效策略指导学生理解和表达。

第二节课是由一年级组的杨寒梅老师带来的《四季》。杨老师特别重视低年级孩子识字写字的方法梳理。课堂上,孩子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识字方法,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开火车、摘苹果等各种课堂游戏,也让一年级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浓厚。
《四季》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杨老师在课上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表达,使课堂扎实有效。整节课落实了微指标,在阅读能力方面带领学生扎实落实语文要素。

两位教师的执教给我们带来了深度思考,悦动是什么?如何借助学习支架进行教学?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学习支架的辅助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用文本来训练学生的思考答题的能力,让文本服务于能力提升。

青岛市实验小学语文组“1+GD”课程常态科研活动,在落实国家课程总目标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市南区所提出的“悦动课堂”“高效课堂”,在落实学科的微指标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悦动的课堂里,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青岛市实验小学语文组开展“1+GD”教研活动,探讨如何借助学习支架实现课堂主体转变。范磊老师和杨寒梅老师的课堂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写作和阅读兴趣。研讨中强调了学习支架在降低学习难度和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作用,旨在创建高效、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