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京大学计算机考研答案,全新栏目!【真题解锁】第1期 | 实验设计:南京大学2017年学硕考题...

8ee4b57da42817e5e3bc4e98bbd2a24c.png

【真题解锁 | 栏目简介】

—— 统计和实验设计

小白的福音~

从本周开始,文都比邻考研心理订阅号迎来新栏目——真题解锁,每周1更,专硕考题和学硕考题都有涉及,欢迎大家参与答题。

与【心理学每日一练】不同,【真题解锁】栏目主攻实验设计和统计大题,每一步都有教研老师提供解题思路,绝对比参考答案更加详细。

1ebe96ba2acabf5d813ba87dc21f4084.png

多动手练习,才能培养解题思路,建立题感。

所以在每期的最后,我们会留下下一期的真题,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处写下答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就当成在考场考试一样~

本栏目的题目均来源于各大院校历年真题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大题。题海无涯,总有你没做过的~

1bb2d890150000bec12c2e700c95a7b3.png

37d0126fe042028294943976b1aae28c.png

【今日真题】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风险由来已久,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得到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气候状态变化的渐进系统,通常涉及一系列相关现象,如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冰山融化、海洋酸化等。

以气候变化为例,大多科学家确性全球正在变暖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但气候科学家和公众之间存在认知差距。相对而言,公众更易受个人经验、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低估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和风险。

例如,有一项研究通过在每年的不同时间测量人们对气候变暖的信念,探讨了实际物理经验如何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发现气候变暖信念与室外温度呈正相关(Joireman, Truelove,& Duell,2010)。

还有研究进一步证明,当通过操纵使人体的心率或物理温度增加时,人们更易相信气候变暖的报道(Drummond & Palmer,2013;Risen & Critcher,2011)。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指出温度上升的速度可能会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上升速度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中心题干)

提示:问卷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自由选用,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一般情况下,咱们能用实验室实验设计的尽量用实验室实验。不管选哪个设计,看起来要专业。

要求:有研究目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阐述具体操作程序;预期结果和预讨论(题干要求非常明确,这就是得分点)

3ab105e9acccc3097dbf82cb56dd223a.png

1

-THE FIRST-

首先,解任何一道大题,都需要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篇材料的关键其实就是最后一段。

考试中的综合题题干一般都比较长,但真正得分的参考答案都是非常简洁的。所以大家在做题之前应该要先搞清楚题目都问些什么。

凡涉及到实验的题,第一步一定是找出 / 设置自变量和因变量。

即使题干中没有要求也要养成这个习惯。(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一般在实验程序中体现出来)

本题自变量:休息室温度上升的速度。可设置成三个水平:慢速、中速和快速。具体的速度可根据实验流程来定。自变量由此变得可操作。

本题因变量: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被试阅读全球变暖相关材料后对2050年温度的预估度数来看其程度,预估度数越高,则程度越深。因变量也变得可操作。

这里建议养成一个好习惯: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因素水平确认后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对之后选择统计检验方式会有很大的帮助。

控制变量:

①性别:对性别进行匹配,且保证男性女性人数相同。

②智力水平:确保被试智力处于同一水平。

③被试着装:确保被试的体感温度处于同一水平。

④实验环境:休息室除温度变化速度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被试阅读相同的材料。

控制变量我们可以提前背好,该题的①②③是常见的几个额外变量,同学们可以拿个小本本记一下,基本通用。

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后,要明确这次实验的目的。并对结果进行假设。

本题实验目的在于探究温度上升速度影响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其实也就是题干)

作出实验假设:温度上升速度越快,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越高。

然后确定实验设计的类型

该题只有一个自变量(温度的上升速度),且为被试间变量,所以我们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以上信息准备工作结束后,

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实验程序设计了。

2

-THE SECOND-

实验程序设置符合逻辑,思路清晰,能自圆其说即可。

考场上的实验设计流程不可能如同真正做实验研究那样面面俱到。所以要求思路清晰,能自圆其说就行。

同学们可以按照实验程序的参考答案来,也可以自行创造性发挥。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一边理实验程序,一边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具体化。

本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然后详细陈述实验程序:

1. 随机将被试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三组被试分别在三个休息室中休息,休息室中的初始温度一致(常温:25度)。实验者告知被试稍后将阅读一份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让被试在休息室中休息。

2. 三组被试同时进入各自的休息室后,实验者调控室内的温度,逐渐增加(被试不知情)。A组被试在10分钟时达到35度;B组被试20分钟时达到35度;C组被试30分钟时达到35度。

3. 当室内温度达到35度时,实验者给被试阅读一份关于全球变暖的材料(材料中会注明当前全球温度的相关情况),要求被试预估2050年全球的温度。

实验程序设计完毕后,

开始数据处理。

3

-THE THIRD-

首先确定使用哪种统计检验方式。

当实验处理为2个时,用t检验(总体正态、方差未知)或Z检验(总体正态、方差已知);当实验处理为2个以上时,用方差分析。

本题为单因素、三水平,所以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具体是单因素方差分析,也就是最简单的方差分析形式。用于检验3组以上的组间差异。

这一步要求大家对每种检验方式的使用条件有明确的区分。

用到的公式:F=MS间/MS内

然后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所以只需写出使用到的统计检验方式和公式即可。

需要提到:对收集的3组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看3组被试对于2050年全球温度的预估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统计检验这一步完成后,

最后需要得出结论。

4

-THE FOURTH-

这是实验设计题的最后一步,得出结论,不可省略。

预期结果和预讨论:A组被试对于2050年全球温度预估最高,其次是B组,预估最低的是C组。

且3组被试预估度数具有显著差异,即温度上升速度越快,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程度越高。

预期结果和实验目的、假设两相呼应。

1ebe96ba2acabf5d813ba87dc21f4084.png

10f34ed7c9c7ac798164990eb48f479f.png

【下期真题】

心理学家计划研究手机使用时间长短对人们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影响,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完成以下问题:

1. 如果采用单因素设计,指出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提供设计方案和统计方法。

2. 如果增加年龄自变量,提供一个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案和统计方法。

心理学考研qq群

20心理学考研群:468841489

19年心理学考研交流群:163443395

19统考312心理学考研:99406219

19北师大心理学考研:598064486

19首都师大心理学考研:486250632

19华南师大心理学考研:483332359

19中科院心理学考研:467821991

19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480087418

19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479495902

19西南大学心理学考研:677615773

19华中师大心理学考研:499120820

19陕西师大心理学考研:129764279

19南京师大心理学考研:421362737

19人大心理学考研:42118702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