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初入设计院的结构设计师来说,理解结构计算的指标是调模型的基础,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一下经常使用的一些参数在规范中的出处以及如何调整模型使结构满足规范,希望能对刚开始做设计的结构设计师有所帮助。
01
位移角和位移比
刚开始做设计时笔者常常将两个名字弄混,但是调过一个模型后就会理解位移角和位移比是两个不同的指标。
位移角是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与计算楼层层高的比值,是作为衡量结构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抗震规范5.5.1规定了弹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是1/550,框剪结构是1/800,剪力墙结构是1/1000。

位移角在结构计算软件中的wdisp.out中查看,需要注意的是从高规3.7.3中可以看出水平位移的限值针对的是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单工况的位移,因此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在计算结果中应注意看各个方向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以及风荷载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对于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可以忽略。

当位移角不满足,结构层高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增加刚度的办法,加大位移角不满足的方向的竖向构件尺寸或者增强框架梁都可以减少结构的位移角。对于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