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文件
一.1.修改固定ip地址
文档编辑:vim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ifcfg-eth0
按键i进行编辑 ,Esc键退出编辑,:wq保存并关闭
①设置开机启动网卡:ONBOOT=yes②重启服务:service network restart
说明:进入ifcfg-eth0按键盘i为编辑,Esc退出编辑,然后输入:wq保存退出
(:q!为强制退出)(:w!为强制保存)
2. 查看日历
3. 关机、重启命令
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
halt 关机
reboot 重启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
Shutdown -h +1 一分钟后关机
4. 文件编辑
mkdir:创建文件目录
-p:父目录不存在的情况下先生成父目录
mkdir创建目录命令 用法:mkdir t1/t2 在当前目录 t1文件下创建t2(t1存在)
mkdir -p t3/t4 在当前目录 t3文件创建t4(t3不存在)
移动文件:mv t3 t5(把t3移动到t5目录下)
修改文件:mv 文件名 修改后的文件名
删除文件:rm -f 文件名
删除目录:rm -rf 目录名(常用、慎用)
5. 查看系统进程
查看系统进程:ps -ef
ps -ef | grep vim(查看vim编辑的进程)
强制杀死进程:kill -9 pid号
查找某个软件:find / -name 文件名
6.ls:展示目录内容
ll -h /etc 友好的展示etc目录下文件的信息
ll -ah /etc 友好的展示etc目录下所有的文件信息(包括隐藏的文件)
标红的d表示文件夹,- 表示普通文件,l 表示 链接文件相当于快捷方式
7.cd:切换目录
cd ../ 向上一层目录
cd / linux 的根目录
cd ~ 当前用户目录
cd - 上一次访问的目录(后两个目录之间进行切换)
cd .. 上一级目录
cd /目录 进入任意目录
绝对路径如:cd /usr/local linux的任意目录都可以切换
相对路径如:cd /x1/x2 只能在当前目录查找x1下的x2文件
8.pwd:显示当前的所在目录,返回绝对路径
文件浏览命令:cat、less
cat 文件名 适合查看少量信息的文件(常用)
more 文件名 查看大量信息的文件
按enter为下一行;空格为下一页;按b键为上一页;按q键为退出
less -mN 文件名 展示百分比并显示行号查看文件信息,操作同more(常用)
tail -数字 文件名 快速查看文件后x行的内容(查看日志常用)
9.文件操作命令:cp、mv、rm
cp:复制文件、目录
cp 需复制的文件 复制的位置 例:cp Demo1.java t1/ddd.java 把Demo1文件复制到t1目录下改名为ddd.java
-r做递归处理(recursive)
cp -r 需复制的文件 复制的位置
mv:文件移动、修改
mv t3 t2 把t3移动到当前目录t2
-f 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force)
mv -f t3 t2 如果t2中有t3强制进行覆盖
mv Demo1.java javaoa2.java 把Demo1.java移动到当前位置并改名为javaoa2.java
rm:删除文件、目录
rm -f 文件名 强制删除文件
rm -rf 文件目录 强制删除文件目录
注意:rm -rf * 删除当前目录下所有的内容
rm -rf /*删除linux系统根目录下所有的内容
grep:字符串搜索命令
grep -i 需要搜索的字符串、文件
-i 忽略大小写查找数据
ps -ef | grep tomcat 查看tomcat的进程
10.压缩解压命令
tar:
打包:tar -zcvf 目标文件 源文件
tar -zcvf /root/1234.tar.gz 1234
解包:tar -zxvf 源文件 目标文件
tar -zxvf apache-tomcat-7.0.52.tar.gz -C /home/oa
zip:
打包:zip -r /usr/something.zip something (目录请加 -r 参数)
解包:unzip something.zip -d /usr/somehing(指定路径:-d 参数)
查看进程:ps -ef
ps -ef | grep mysql 查看mysql的进程
11.文件权限(chmod)
更改文件权限:chmod u=rwx Demo1.java 更改所属用户的权限为读写操作
(u为所属用户,g为所属组,o为其它)
更改文件夹的权限:chmod -R u=r t1 把文件夹t1所属用户的权限更改为只读
12.修改系统时间与本地时间同步:
rm -f /etc/localtime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ln: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同步的链接
当我们需要在不同的目录,用到相同的文件时,我们不需要在每一个需要的目录下都放一个必须相同的文件,我们只要在某个固定的目录,放上该文件,然后在 其它的目录下用ln命令链接(link)它就可以,不必重复的占用磁盘空间。
语法: ln [参数][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
查看某一程序是否安装命令
rpm -qa | grep -i mysql -i为忽略大小写
卸载应用程序命令:
rpm -e --nodeps 复制要卸载的程序
CRT远程连接linux
鼠标右键:复制/粘贴
文件上传:alt+p 弹出上传窗口 把上传的文件直接拖拽进窗口
上传的文件全部在root目录中查看
13.Linux系统上重启tomcat服务
首先进入tomcat下的bin目录
cd /usr/local/tomcat/bin
首先关闭tomcat
在bin目录下输入命令:./shutdown.sh
然后查看tomcat是否关闭输入命令:ps -ef|grep tomcat
如果出现如下信息 表明tomcat没有关闭成功 root 7010 1 0 Apr19 ? 00:30:13 /usr/local/java/bin/java -Djava.util.logging.config.file=/usr/local/tomcat/conf/logging.properties -Djava.awt.headless=true -Dfile.encoding=UTF-8 -server -Xms1024m -Xmx1024m -XX:NewSize=256m -XX:MaxNewSize=256m -XX:PermSize=256m -XX:MaxPermSize=256m -XX:+DisableExplicitGC -Djava.util.logging.manager=org.apache.juli.ClassLoaderLogManager -Djava.endorsed.dirs=/usr/local/tomcat/endorsed -classpath /usr/local/tomcat/bin/bootstrap.jar -Dcatalina.base=/usr/local/tomcat -Dcatalina.home=/usr/local/tomcat -Djava.io.tmpdir=/usr/local/tomcat/temp 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 start
我们需要通过杀死进程来关闭tomcat kill -9 7010
然后继续查看tomcat是否关闭ps -ef|grep tomcat
出现如下信息 表明tomcat关闭成功root 7010 1 0 Apr19 ? 00:30:30 [java] <defunct>
然后还是在bin目录下启动./startup tomcat
14.导出数据库
/usr/local/mysql/bin/mysqldump -u root -p mydatas > /usr/local/mydatas.sql
文件名为mydatas.sql的文件将在当前/usr/local目录下生成。
注意:
mysqldump 默认不会导出事件表,执行此命令会出现警告 -- Warning: Skipping the data of table mysql.event. Specify the --events option explicitly.
如果需要导出事件则执行下面的命令:
/usr/local/mysql/bin/mysqldump -u root -p 123456 --events --ignore-table=mysql.event mydatas > mydatas.sql
导入数据库
两种方式:首先创建数据库名
CREATE DATABASE `shop` /*!40100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 //创建shop数据库
# mysql -u root –proot //数据库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 use shop;
# set names utf8; # 这里的字符集根你的将要导入的数据库的字符集一致。
# source /home/shop.sql;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 123456 shop < shop.sql
15.数据库建库
2.1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数据库,点击回车进入数据库
mysql -u 用户名 -p 密码
2.2创建名叫javaoa2的数据库,编码格式为utf8
CREATE DATABASE `javaoa2` /*!40100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
【可选执行】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javaoa2`;
2.3编辑iptables 文件,配置防火墙,开启3306端口、全文检索solr 8983端口,应用程序访问端口。
vi /etc/sysconfig/iptables(端口号设置)
2.4把下面的这条命令加在22下面,由于版本原因,命令可能不一样,添加的这一条INPUT前面的命令必须要和原有命令一样。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允许3306端口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允许8080端口,tomcat端口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983 -j ACCEPT
#允许8983端口,solr端口
*******************************************************
-A RH-Firewall-1-INPUT -p tcp -m tcp --dport 63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在22下面加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COMMIT
**************************************************
2.5最后重启防火墙使配置生效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2.6关闭mariadb数据库
# service mysql stop
2.7重启服务器
shutdown -r now
2.8查看mysql状态,是否开启,如果没有 start启动
service mysql status
16.文件浏览命令
cat 文件名
Less -mN 文件名 适合大量文件的查看
17.删除文件:
rm -rf t5(强制删除t5目录)
rm -rf *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的内容
rm -rf /*删除系统根目录的内容
参数:
18.查找命令
find / -name mysql 查找文件目录
19.系统命令
20.新增用户:
删除用户:userdel -r tommy
释义:
此命令删除用户sam在系统文件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记录,
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21.如何启动/停止/重启MySQL
一、 启动方式
1、使用 service 启动:service mysqld start
2、使用 mysqld 脚本启动:/etc/inint.d/mysqld start
3、使用 safe_mysqld 启动:safe_mysqld&
二、停止
1、使用 service 启动:service mysqld stop
2、使用 mysqld 脚本启动:/etc/inint.d/mysqld stop
3、 mysqladmin shutdown
三、重启
1、使用 service 启动:service mysqld restart
2、使用 mysqld 脚本启动:/etc/inint.d/mysqld restart
关机 (系统的关机、重启以及登出 )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 (1) init 0 关闭系统 (2) telinit 0 关闭系统 (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r now 重启 (1) reboot 重启 (2) logout 注销
文件和目录 cd /home 进入 '/ home' 目录'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工作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s *[0-9]* 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 (1) ls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 (2)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rm -r 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 一个目录 cp file1 file2 复制一个文件 cp dir/* .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磁盘空间 df -h 显示已经挂载的分区列表 ls -lSr |more 以尺寸大小排列文件和目录 du -sh dir1 估算目录 'dir1' 已经使用的磁盘空间' du -sk * | sort -rn 以容量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 rpm -q -a --qf '%10{SIZE}t%{NAM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已安装的rpm包所使用的空间 (fedora, redhat类系统) dpkg-query -W -f='${Installed-Size;10}t${Packag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显示已安装的deb包所使用的空间 (ubuntu, debian类系统)
查看当前系统版本 lsb_release -a |